浅谈合理用药王振明赵玲荣俐

/ 1

浅谈合理用药王振明赵玲荣俐

王振明赵玲荣俐

王振明赵玲荣俐(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药剂科8311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180-01

【关键词】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合理用药是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摆在每个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1]。

一、合理用药的标准

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①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②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③正确地调剂处方;④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⑤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其评价指标有:①人均用药品种;②注射药物次数;③基本药物使用率;④通用名使用率;⑤医生与患者接触的次数;⑥药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目前,绝对合理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由此看来,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二、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2].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菌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率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另外,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

2、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患者应严格遵守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否则达不到治疗浓度,产生无效治疗;药物的饭前饭后服用应根据各药的理化特性、剂量、用药目的来选择,服用方法不当药物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药效,食物对有些药物有一点的影响:如头孢克罗空腹与饭后总吸收相同,但峰浓度为空腹的50%~75%,且延缓45~60min。有些药物虽饭后服用减少吸收,但由于胃肠道刺激强,宜饭后服用,如氨茶碱、双氯芬酸、右旋糖酐铁等;肠溶衣及缓、控释制剂应整片吞服;时辰药理学对用药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降压药宜早晨服,若一日两次用药,宜上午7时,下午4时服,不可临睡前服用,以避免导致夜间血压下降,清晨、日间血压波动的现象[3]。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发挥降脂作用,该酶夜间活性高,故上述药物晚上服用效果较好[4]。氟桂利嗪头晕、嗜睡作用明显,宜晚上服用等。

三、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

2、不能盲目的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的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

5、开展门诊药物咨询,用药咨询是临床药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药师要经常阅读说明书和翻阅参考书,加强对用药知识进行归纳和用药知识的日常积累,只有医师用准药,药师把好用药关,在药物不断更新和老药新用中,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办论文摘要汇编.1990;64.

[2]刘振声,等.医院感管理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103.

[3]都娟.药房窗口实行“服药指导”的探讨与建议.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15(2):134.

[4]刘晓琰,施安国.我院2003年度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浅析.中国药房,2005,16(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