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青年与非青年的临床病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青年与非青年的临床病理分析

王雪冬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

【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青年与非青年的不同病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类型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生物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病理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与年龄无相关性,值得关注。

【关键词】绝经前;乳腺癌;中青年;非青年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remenopausalbreastcancerwith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casesintheyoungandmiddle-agedandyoung.Methods:collectedinJanuary2015-December2015100casesofpremenopausalbreastcancerpatientsofourhospital,anddifferentitcanbep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age,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lymphnodemetastasisandpathologicaltypesandestrogenreceptor,progesteronereceptor,and,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biologicalindicator,etc.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weregivenprioritytowith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groups(P>0.05);Twogroupsofestrogenreceptor,progesteronereceptor,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positiveexpressionandlymphnodemetastasi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premenopausalbreastcancerwithestrogenreceptor,progesteronereceptor,and,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lymphnodemetastasisandpathologicaltypesandagehasnorelevance,worthyofattention.

[keywords]premenopausal;Breastcancer;Youngandmiddle-aged.Theyouth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09-01

临床上,乳腺癌是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年轻化,且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为探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青年与非青年的不同病理特点,本文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病历完整。②单侧原发乳腺癌。③手术前未进行化疗等治疗。④未绝经。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青年组40例,患者年龄在26-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0)岁;非青年组60例,患者年龄在40-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5)岁。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常规病理检测,确认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类型。选择免疫组化方式检测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理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分析

3讨论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类型,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乳腺癌患者年龄每小一岁,患者死亡风险会上升5%[2]。病理类型、病灶、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绝经前期乳腺癌患者身上,上述因素是否因年龄不同而出现差异尚不明确。通过本文研究证实,两组病理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样本量的影响,未对导管内癌等其他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相关研究指出,淋巴转移率越高,乳腺癌侵袭率越高,这主要与年轻患者生理状况、钼靶灵敏度低、自身不重视等因素有关[3]。但本文研究显示,两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差异,恶性程度相当,这主要与乳腺癌的广泛宣传、女性关注、积极体检有关,早诊断、早治疗全面降低了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越高,癌细胞恶性程度越严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其细胞分化高,疾病进展缓慢。乳腺癌患者生物学指标,直接影响着治疗方式的选择。本文研究显示,两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无显著差异,提示发病年龄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无直接关系。究其原因,绝经前期患者年龄相差不大,总体年龄接近,降低了两者的差异性。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注意增加青年期患者研究量,更好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绝经前期,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两者生理学特征相似,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钱立宇,钱军,马莉,陈邦领,岳喜成.45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分析[J].重庆医学,2014(14):1801-1803

[2]张敏敏,莫军扬,黄平,庄亚强,唐中华.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附85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5):665-669

[3]罗红波,何绍亚,王锡平.青年女性乳腺癌76例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