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自拟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邹凤

湖南省慈利县中医医院湖南慈利427200

【摘要】目的:对自拟解郁汤应用于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7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和实验组(37例),观察并比较常规西药治疗和加用自拟解郁汤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1.9%VS72.2%,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解郁汤应用于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自拟解郁汤;中风;抑郁症

中风后抑郁症这种脑血管精神障碍并发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该病的发生率高达34%-76%,以语言动作减少、思维迟缓、兴趣减退、悲忧欲哭、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对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院将自拟解郁汤应用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73例,以上患者均经MRI或CT等临床检查确定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焦虑和抑郁状态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确定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42例和31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6岁,平均年龄:(59.51±11.17)岁;病程:15d-12个月,平均病程:(2.62±1.04)个月;38例患者为脑梗死,35例患者为脑出血。将以上患者按照患者病历号末位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和实验组(37例),奇数属于参照组,偶数属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相似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营养脑神经、降血糖、抗凝以及对症治疗等。参照组的36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采用20mg/d的帕罗西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084),1次/d于早晨服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耐受情况可以适当调整用量,但最大剂量应该控制在40mg/d以内。实验组的37例患者除了接受上述治疗措施外还给予自拟解郁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柴胡15g、百合15、卧连翘12g、合欢皮12g、半夏6、石菖蒲15g、赤芍12、甘草6、陈皮6g、桃仁10g、香附12、当归10g、炒枣仁10g;如果患者伴有便秘则加大黄(后下);如果患者伴有饮食积滞、腹胀则加焦三仙、枳实;如果患者伴有暖气、胸脘痞闷等则加枳实、厚朴。以上方剂均用水煎服,取汁:35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本次研究将8周作为1个治疗疗程,73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疗效标准[3]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HAMD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将HAMD的减分情况作为判定两组疗效的标准,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全部消失,HAMD减分率在。75%以上,则判定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显著,HAMD减分率在50%-75%之间,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所好转,HAMD减分率在25%-50%之间,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没有好转迹象,并且HAMD减分率在25%以下,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HAMD情况治疗前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HAMD评分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ihel指数、HAMD评分均呈现出程度不同的改善趋势,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西药治疗和加用自拟解郁汤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73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中,自拟解郁汤中柴胡可以疏肝解郁;连翘、合欢皮、百合、石菖蒲调节情志;半夏、陈皮、赤芍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以上药物相互配伍标本兼治,健脾化痰、活血通络、醒脑开窍、疏肝解郁,能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改善[4-5]。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1.9%VS72.2%,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拟解郁汤应用于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缓解,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车雄宇,黄娟,旷宇,孔祥建.益气活血解郁汤配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15(05):71-72

[2]周文军,李美川,吕小笑.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01(11):2797-2798

[3]王招玲,王黎玲,蒋永萍,李冶武,胡建平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0(10):72-73

[4]李清亚,王晓慧,张清洁,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4(01):65-66

[5]张东升.自拟疏肝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84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