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杨金莲

杨金莲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53000

摘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预警网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他们都经历了普通高考的压力,又因为高考失力来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迫于升学及就业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心理沉淀了很多被压抑的情绪,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逐步排解。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及自我心理调适。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不应该存在盲点。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扫盲”,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心理健康的金钥匙!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其次应该健全心理危机预警网络,更应该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范围,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每学年在为新入校大学生作健康体检时,把心理健康测试也作为重点检查项目:1、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验;SoL-90测试;16pF测试。把每个大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报告存入大学生健康档案。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为实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防护设定重点范围;给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确定目标。在咨询过程中,如来访者的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服务范围时,应终止咨询关系,及时实施医疗转介,以防范校园内恶性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二、建立健全心理预警信息网:

由院、系、班级、宿舍、学生,建立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信息网,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在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解决,防止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真正做到将工作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预防。

对渡过心理危机的学生,班长、班主任、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继续给予这些特殊群体的人员心理上的支持和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状态,预防心理危机复发。并且要建立健全长期定时反馈机制。

三、加强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工作

建设一支以教师为骨干的有相对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所以要定期举办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有关心理健康的培训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对心理问题、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

四、建立专职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学院要积极支持心理咨询师参加校内外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院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提升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兴趣与热情,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高水平的服务。心理咨询室要开通24小时“校内心理咨询热线”,校内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要公布在学院的海报、网站上,这可能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支援的又一重要途径。要求心理咨询师爱岗敬业,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神!

五、努力营造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

第一、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张贴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漫画或小故事。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可以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

第二、在学院院报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定期刊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文章和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图片。还要开设“心理健康征文栏目”,让大学生的学习和体会得到升华。报刊发放要覆盖校区的每个班级,努力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分享到心理健康的快乐。

第三、学院学生图书馆,每学年要为大学生订阅适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刊物和心理辅导资料,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供大学生阅读。

第四、在学院网上开设“心理网站”,网络教室要定期向学生开放。心理网站应开设“心理健康”、“心理书架”、“心理咨询”板块。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开设E-mail信箱;还可以开设“知音信箱”或“悄悄话信箱”,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找个出口。

第五、利用第二课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辅导活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尽量做到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运用心理测验、心理游戏、音乐放松、心理剧、意向对话等多种手段,使每位大学生在活动中都有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大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互相之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让每个大学生都掌握一些常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会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使每个大学生都能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他们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第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一些调动和开发潜能的拓展训练,使他们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第七、班主任定期主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大学生打开心窗,说说心理话,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主题活动,让他们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其拥有稳定的情绪。在大家自主、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八、把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开展“心灵之声”健康教育宣传。每期内容以宣传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及普及心理常识为主题。广播的音频也要及时的上传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

总之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院学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优化管理,措施得力,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工作的终极目标。所以,要努力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为大学生拂去成长过程中蒙在心头的丝丝尘垢,解除影响其健康发展的种种“精神枷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晋武,谭晓东.大学生健康——心理卫生与行为健康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6.

[2]广东省中小学建立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

作者简介:杨金莲(1966年-),女,汉族,山东夏津人,副教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1JG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