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糖尿病肾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护研究

张尔琚廖剑波

张尔琚廖剑波通讯作者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进行CT增强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CT增强后3天检查患者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结果50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未发生CIN,50例患者在CT增强过程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进行CT增强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尽可能选取碘克沙醇,并开展水化治疗及检测,可以有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计算机体层成像;造影剂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诊断及介入手术中应用增加,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不仅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血液透析或肾脏置换治疗。为此,我们在对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过程中开展了人文关怀及造影剂肾病防范,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进行CT增强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患者年龄55-70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排除标准: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不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者。

1.2造影剂肾病定义参照相关文献研究[1]:单纯使用造影剂后引发的急性肾损伤,以血清肌酐作为诊断指标,通常以注射造影剂后48h内血清肌酐上升超过44.2μmol/L或较造影前的基础水平升高超过25%。目前临床多以血肌酐在应用造影剂后48~72h内升高25%,50%,或血肌酐绝对值较术前升高44μmol/L作为CIN界定标准。尽管定义不同,应用造影剂后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是共同的。

1.3预防CIN的措施:(1)水化治疗:造影前水化可有效纠正亚临床脱水;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扩张肾脏血管、减轻肾脏缺血;增加尿量,防止造影剂在肾小管内结晶,减轻肾小管的阻塞;降低血液中造影剂的浓度,直接减轻造影剂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水化治疗的补液方式主要有3种:口服、静脉输注、口服和静脉输注相结合。本次采用口服矿泉水和静脉给予生理盐水的方法,对不便建立静脉通路者可以采取口服水化预防CIN。需要注意,由于患者饮水习惯不同,患者对“适量多饮水”的理解也不同,部分患者出现饮水量少或者不饮水,部分患者短时间大量饮水,引起胃部涨满、恶心甚至呕吐。此外,加速大量饮水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心力衰竭和加重肾脏负担,易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建议我们建议患者每次饮水100~150ml,不超过200ml为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2)护理措施:对于检查前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时留取血、尿标本,以监测肾脏功能。此外,还必须严密监测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减少对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3)人文关怀医护人员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主动交流、健康教育宣传册的发放或阶段式个别强化教育方式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让这类患者理解使用造影剂的目的、意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这样能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减除其疑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水化具体实施的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饮食问题等。(4)造影剂使用:选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例如碘克沙醇,控制造影剂注射量与注射速度。此外,为患者注射造影剂,要坚持先快后慢的原则,并依据患者年龄、病情、血管弹性、粗细等情况控制注射速率。

1.4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半胱氨酸蛋白酶

抑制剂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1.5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指标计算均数()、标准差(s),以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取0.05。

2结果

50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未发生CIN。CT增强后3天患者检查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入院时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水平较为理想。50例患者在CT增强过程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不断加重,当其累及肾脏时,会引起肾损害,造成肾功能异常,引起糖尿病肾病。大约有2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引起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断下降后,会使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到终末期,引起肾衰竭、死亡。造影剂肾病是指使用造影剂后48-72h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损伤,通常以使用造影剂3d内,血清肌酐(Scr)与基线相比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44.2μmol/L(0.5mg/dl)。研究表明[2],CIN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为0.6%~2.3%,高危人群中高达90%。CIN引起的肾功损害大多是暂时性的,表现为Scr在注射造影剂后第3天出现峰值,两周内恢复正常。碘克沙醇属于等渗透压造影剂,是低浓度造影剂,市场常见270mgI/ml与320mgI/ml浓度与人体血浆渗透压一致,所以在影像成像图像一致的情况下,患者使用造影剂过程中明显得到更多舒适性、安全性和低风险性,减少了患者接受造影剂量、降低了肾脏损害风险,满足了对患者关爱的需求。水化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和经济的预防CIN的方法,其预防作用得到了公认,但目前应用方法尚未统一。虽然多项研究表明静脉水化可有效预防CIN发生,但口服水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如简便,不良反应少,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舒适度,出院后可继续水化等,正逐渐成为临床常用水化治疗方法。通过本次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关怀行动的研究,我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说明我们的措施是积极有效的。但是,水化治疗的护理还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规范,对于某些具体的护理措施,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还不是很多,更多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验证。

参考文献

[1]冯霞崔炜.造影剂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9),835-837.

[2]GoldenbergI,MatetzkyS.Nephropathyinducedbycontrastmedia:pathogenesis,riskfactorsandpreventivestrategies[J].CanMedAssocJ,2005,172(11):1461-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