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石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3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石民生

石民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着,市政工程建设的数量与日俱增,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建设也对市政工程的管理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和新标准。市政工程建设涵盖了地铁、桥梁、道路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其管理的好坏,因此,如果要进一步地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有关单位就必须提高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认真对待市政工程管理的每一个问题,从源头人手,切实地落实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准,逐步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然而,从市政工程管理的实践来看,市政工程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诚然,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密切相关,所以唯有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才能确保实现这些目标,而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又取决于市政工程的管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市政工程建设质量。近年来,人们的生活需求正在改变,从以往的需求型转变为质量型,思想观念以及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促使着市政工程的转变,市政工程不在局限于实用,在建设中更加突出文化性、功能性以及美观性,借此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开展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成为有关单位亟需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一)成本较高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我国市政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诸多的建设材料和机械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政工程的成本高昂。此外,加上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极易受到技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容易受到影响,这在某种意义上加大了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了市政工程的建设成本。

(二)施工难度较大

从实践看,市政工程施工的专业性极强,技术要求非常高,整个工程会涉及到诸多的施工工序,施工难度比较大。就施工的场地而言,市政工程的场地一般都位于市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复杂,极易受到交通、建筑以及人流的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的不利条件较多。就施工的环节而言,市政工程施工时,独立作业的环节非常少,大部分施工都需要开展交叉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市政工程施工的难度。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建设通常都需要使用到很多的大型机械设备,而由于施工场地狭小,这提高了操作难度,增加了施工难度。

(三)施工周期较短

从整体上看,市政工程建设对施工时间的要求十分苛刻,这是由于其处于市内等交通关键地带造成的,如果施工周期过长,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市政工程建设,这就对市政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的进度,忽视监督工程细节的重大意义,在市政工程竣工后急于投入使用,无视质量检验环节,这严重威胁到了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所以,无论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有多短,施工单位也不能盲目追求施工进度、无视质量,应该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协调。

二、市政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利于科学规划与降低成本

市政工程建设涉及诸多施工环节与技术,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从市政工程建设开始到竣工而言,市政工程包括了设计施工方案、敲定人力利用计划、财务支持以及技术完善等内容。如果能够从这些环节入手,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就能够从根源上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诚然,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构成基础,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城市居民,主要目的就在于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各种便利,从居住、出行到生活,市政工程无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对城市居民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市政工程进行科学规划,降低市政工程建设的成本,促使其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

(二)利于满足需求与树立城市形象

如上文所述,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服务城市居民,便利人们的生活出行,因此,如何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就成为了市政工程建设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不再局限于物质领域的需求,而是提出了更多美好的生活需要。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的高楼大厦顷刻崛起,市政工程建设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而这些市政工程的建设势必会成为城市的风景线,为城市形象的树立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当前的市政工程建设必须加强管理,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导向,以优美城市形象的树立为目标,逐步提高市政工程管理的水平。

三、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意识不强

就市政工程的管理主体而言,管理人员是开展市政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主体,他们不但是市政管理计划的制定者,更是市政工程管理的实施者,是主要负责人,他们意识的高低与市政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从行业的整体状况来看,虽然当前已有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开始意识到市政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已在严格地选任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希望以此来确保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但是依旧还有很多施工单位未意识到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忽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对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选任不够重视,任用了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员进入市政工程管理团队,最终影响到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加上一些管理人员观念落后,无法与时俱进,使得市政工程管理难以达到既定效果。此外,对于那些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施工单位,由于领导层的忽视,造成了该类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执行力低下,难以进行彻底执行,造成严重的粗放管理问题,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还给市政工程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的监管主要包括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管、自我监管以及业主监管等几类,但从实践来看,仅有以上几类监管还远远不足,还必须选定专门的监理工程师来监督市政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因为市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设计诸多专业性知识,因此,在选任监理工程师的时候,必须选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人员来担此重任。近年来,虽然市政工程的监理企业发展良好,数量越来越多,监理市场也越来越成熟,但这些企业并非都具有专门的监理资格,也即市场之中的大部分监理企业并未获得专门的监理资格,如果选用这些不具备专业的监理资格的监理企业来开展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这些监理企业势必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理计划与方案,最终影响到市政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质量。此外,就那些具备专业的监理资格的监理企业而言,其权利较少,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

(三)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严重缺位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建设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都非常强,因此,在开展市政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施工后方的管理工作,更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都严重缺位,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纰漏,从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进场材料的验收过于宽松,不够严格,就市政工程的建设而言,其所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外地采购的,运输距离较长,所以就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做好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查明所用材料的型号、数量以及规格或者在运输时是否存在损毁问题。然而,从实践看,许多的管理人员都未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验收时持随意心态,走过场,无法发挥这一环节的真正作用。第二,一些管理人员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存在认识错误,对材料的特性不清楚,无视设备的保养,错放材料,导致材料出现严重的损毁问题,影响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

四、市政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意识

如前文所述,施工单位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观念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想实现质量的提升,就必须从转变意识和观念开始,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能够培养起强烈的管理意识。此外,施工单位自身也必须提高重视度,加大资金投入,为市政工程管理提供雄厚的资金基础。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就当前存在的市政工程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而言,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认识,逐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从各方面入手开展监理企业的选任工作,严格考察,选出最具资格的监理企业。同时,在选定监理企业后,必须及时与监理企业开展协调与沟通,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制定解决方案加以解决,施工单位须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放宽对监理企业的管理权限,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如果监理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则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严肃追责,以此提高监理水平。

(三)加强现场管理

就市政工程而言,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量都非常多,占用资金比例极大,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也即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对施工材料和设备心中有数,对其进行专门保存,详细检查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和处理。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管理对市政工程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施工单位必须予以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而确保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艳鹏.简析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08):193.

[2]张安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8):232-233.

[3]刘立晔.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6):183.

[4]刘湘林.市政工程管理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7(15):213.

[5]吴万衡.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09):273+276.

[6]罗思琼.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65-266.

[7]贾仲民.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智能城市,2016,2(05):163.

[8]陈环宇.浅析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3(20):234.

[9]楼望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