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行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行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的护理

褚琳琳1李彩虹2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省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通过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措施应用于行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使患者舒适并有效治愈。方法观察在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入院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予护理评估,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后有效护理等,促使患者康复。结果采用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加强。

关键词: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尿源性脓毒血症;护理

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是选用双J管(猪尾巴导管),通过输尿管镜下操作经尿道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使输尿管充分被动扩张,充分引流肾积水,避免肾盂内压增高引起肾功能损害,改善循环,降低细菌入血几率。此双J管用可吸收热塑弹性体制造的输尿管支架管,替代临床普遍应用的不可吸收支架管,避免二次手术拔出,减轻病人痛苦,能有效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及其并发症,但术前不适及术后影响依然存在,本研究应用护理方法及措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

选择42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56至66岁均有(平均60岁),因反复畏寒,发热1月余,加重一天入院。入院时护理体查:体温高,脉搏快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稍低,神志清楚,精神食欲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专科检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与反跳痛,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肾区无隆起,双肾区无明显扣击痛,输尿管行程区及膀胱区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辅助检查:本院彩超示均有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双肾轻度积水,肾结石,男性多有前列腺增大伴多发钙化灶。

入院诊断: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肾积水,复杂性尿路感染,尿源性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

治疗及病情变化与预后: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输尿管镜置管扩张引流术,术后感染较术前好转,肾功能较术前改善,术后易又出现寒战、高热,考虑脓毒血症,予以查血培养,予以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拔尿管后,自解黄清尿液,予出院。拟1月后返院再行输尿管软镜碎石。

2.护理评估

2.1入院时评估

患者老年男性,反复发热入院,精神较差,心率快,易跌倒坠床,全身高代谢状态,,呼吸较快,体质差,除泌尿系结石外,还有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

2.2住院中评估

建立静脉通道,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并予大量补液治疗,防止感染性休克。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加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加床栏并告知家属予防跌倒坠床。患者高热时,遵医嘱予对症处理,嘱患者多饮水。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及血压变化。

2.3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心情焦虑紧张,因发热畏寒导致精神状态较差,而且病情危重,住院时间较长,手术费用较高,应评估患者烦躁,不信任等心理反应。

3.护理

3.1.液体复苏治疗的护理

临床一旦确诊为严重感染,要赶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6h内必须达到复苏目标,逆转器官功能损害,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应迅速建立留置静脉通路,固定导管防止脱出,用肝素氯化钠注射液冲管。②晶体液输入过程中遵循快速、持续输入的原则,防止空气输入引起气体栓塞。③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尿量是反映微循环有效灌注的一个敏感指标,尤其应准确记录[1]。

3.2抗生素应用及护理

严格遵医嘱选择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g每6~8h静脉滴注1次,或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g每6~8h静脉滴注1次,或者亚胺培南1g每6~8h静脉滴注1次。严格按照抗生素应用间隔时间、频次规范应用抗生素,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反复多次留取尿液、痰液、分泌物等体液标本并送检。以提高病菌阳性检出率[1],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3.3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按时翻身、拍背、活动四肢,预防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防止跌倒、坠床。每天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2次。尿道外口及引流管接头处每日消毒2次,尿脓毒血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神志状态,皮肤及四肢末稍有无苍白、湿冷或淤瘢,使用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每小时尿量变化等[1]。尿脓毒血症发热前常伴有寒战,热型以弛张热为主,宜加盖棉被,调高使病房内达到适当温度,不用热水袋,防止局部加温后加重重要脏器缺氧。患者体温过高时予物理降温,辅以药物降温。患者寒战开始或将发生寒战时及时留取血、尿培养标本,作为提供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依据。此时,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病情的预后情况,及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1]。

3.4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要床旁交接清楚,详细记录伤口、引流管、输液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此外针对尿毒性脓毒血症患者要进行格外关注,作出全面疾病评估,制定科学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小时记录一次,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发烧、冷汗、脉搏缓慢、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要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医师做好对症处理如:畅通气道、维持呼吸准备,并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3.5引流管的护理

应予持续开放尿管引流,减轻膀胱内压力。妥善固定导尿管,尿袋高度不可超过耻骨联合或伤口水平。每日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近侧10cm处2次,预防感染。防止昏迷患者扯出尿管损伤尿道,防止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时扭曲或带出导尿管。拔尿管时应边退边观察有无带出双J管,如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3.6双J管的护理

行输尿管置管扩张引流术后留置双J管起到支撑、引流和防止输尿管狭窄的作用。由于输尿管开口的抗反流作用消失,少许尿液可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盂,术后尽量减少一切引起增高腹压的因素。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膀胱刺激症状较重,通过热敷按摩下腹或遵医嘱肛门用药后缓解。嘱患者少做弯腰、禁止性生活3个月,严禁持重物动作。告知患者置双J管术后1个月于膀胱镜室拔除此管。

3.7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病程迁移快、有濒死感,临床治疗时间较长[2],术后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失去信心、脾气暴躁、不配合治疗等各种心理反应[3],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护士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排除一切隐藏的负面心理刺激,以心理康复带动机能康复,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并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要提升患者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治疗,让患者应用科学的方法调节自我负面情绪。

4.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脓毒感染反应。由于起病急、病情迁移快,细菌繁殖快,感染病灶发展迅速。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术后康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患有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800万例,且这一数字以每年1.5%~8.0%的速率上升[2]。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非常棘手,一般采用杀菌抗感染治疗为主,以保护机体脏器功能为主要目的,通过消灭感染病灶,抑制细菌繁殖,从而缓解患者的局部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所以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法,明确护理诊断,拟定良好有效的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完成上述护理措施,对配合医生治愈此类疾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佳,刘丽,周爱娇,陈海云.12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5年第7卷第二期

[2]李莉,尿脓毒血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5(9)

[3]陈芳,许瑛,沈炯,蔡国龙.脓毒血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监测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