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周东波

(黑龙江省眼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青光眼诊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0例42眼为观察组,同时对照组选取30例60眼视力正常体检者。对两组患者均行OCT检测,对比两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RNFL厚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参数除视盘面积无明显变化,其它参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查有助于青光眼诊断,其RNFL厚度与视盘参数改变情况是早期诊断青光眼的敏感指标,OCT是对青光眼诊断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青光眼;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070-0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是一种实时、非接触性、无损伤的利用激光作光源对眼部组织进行高分辨横截面成像的技术,能在活体上动态观察疾病发展过程,能在活体上动态观察疾病发展过程,能对黄斑、视网膜、视盘和视盘周围RNFL以及眼前节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1]。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OCT应用于青光眼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0例42眼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视力正常的体检者30例60眼为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0例15眼,女20例27眼,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2.5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例,继发性青光眼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22眼,女19例38眼,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1.5±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向患者交代检查注意事项,以使患者尽量配合检查,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准确录入患者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调节机器至患者适合的高度,将其下颌放在托架上,前额紧贴额杆。OCT是通过以视盘为中心扫描直径34mm的环形扫描测量获得视盘周围RNFL厚度。扫描直径为34mm左右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好,且可避免与视乳头重叠。NFL切面进行厚度测量,分别记录视乳头旁颞侧、上方、鼻侧、下方的RNFL厚度,记录各项视盘参数,包括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平均杯盘比、水平杯盘比和垂直杯盘比[2]。将获取的理想图像保存,并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需要进行图像分析,打印报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RNFL的厚度比较,观察组上方(90.56±16.85),下方(94.32±16.90),颞侧(66.30±14.60),鼻侧(55.65±5.50);对照组上方(129.0±15.65),下方(96.32±15.30),颞侧(135.30±17.60),鼻侧(85.65±14.50);对照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RNFL厚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视盘参数进地比较,对照组30例42眼,视盘面积(2.54±0.42)mm2,视杯面积(0.52±0.30)mm2,盘沿面积(2.05±0.35)mm2,平均杯盘比(0.26±0.21)mm2,水平杯盘比(0.40±0.63)mm2,垂直杯盘比(0.42±0.55)mm2,视杯容积(0.15±0.16)mm2,盘沿容积(0.42±0.45)mm2。观察组30例60眼,视盘面积(2.50±0.39)mm2,视杯面积(1.05±0.73)mm2,盘沿面积(1.43±0.26)mm2,平均杯盘比(0.49±0.52)mm2,水平杯盘比(0.63±0.35)mm2,垂直杯盘比(0.65±0.35)mm2,视杯容积(0.35±0.13)mm2,盘沿容积(0.18±0.46)mm2。视盘参数除视盘面积无明显变化,其它参数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和平均杯盘比,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3.讨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的工作原理是用光波代替声波。光波投射到组织后出现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现象。光在不同层次反射光的运动时间也不同,据此可获得不同层次的截面图。根据光学相干的原理,利用低相干干涉测量法对连续的横向位点的轴向距离进行测量,所获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以图形或数字形式显示,即可获得眼内被检组织的断层图像[3]。在青光眼应用方面,测量视盘周围RNFL厚度是OCT最优势的检查项目。多项研究结果表明OCT能准确测量RNFL厚度,且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分辨率达10μm且可重复性好,在活体测得的厚度与同一组织做成的病理切片的厚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而在评价青光眼RNFL损害方面功能独特。

本研究中OCT检测青光眼及对照组的RNFL厚度及视盘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RNFL厚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盘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青光眼患者的确存在视盘与视神经纤维层改变。

总之,OCT作为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眼科影像学诊断技术,在扫描速度、分辨率、三维成像方面带来了变革性的技术突破[4],为结构定量分析带来更准确的临床信息,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评估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唐秀武,卢林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14,9(3):339-341.

[2]余兆敏,宋卫平,邓晓.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6,36(2):112-114.

[3]邓冬英,俞方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青光眼中的应用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4):180-181.

[4]季宝玲.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