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关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分析

刘学威

贵州高源煤业有限公司(纳雍县雍熙镇高源煤矿)

【摘要】煤矿生产以“安全”为首位,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中,高深度煤矿开采会出现阻力增大、温度升高、风路延长、风量调解困难、热湿排除受阻以及有害物质等问题,因此,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讨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分析并提出煤矿通风管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事故;有效措施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利用相应的通风井或者通风通道对矿井进行空气输送,排除有害粉尘以及稀释有害气体,优化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保证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即煤矿通风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仍不到位,频繁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煤矿生产中,复杂、多变以及不确定性是煤矿生产环境的主要特点,其加大了通风管理工作的难度,加之管理人员忽视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极大的提高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煤矿企业应从全局为重,考虑长远发展,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提高认识,重视其工作开展,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应对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随着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总体水平日益提升。然而通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体现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完全到位,为使得管理措施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应重点研究通风管理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关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煤矿地址构造相对复杂,其中地应力、地温、瓦斯压力等于煤矿开采深度成正比,高深度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更大。因此,通风工作对于在煤矿高深度开采作业阶段至关重要。同时,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管理受制于深层矿井的地形、地质等因素,增加了通风安全管理的潜在风险。此外,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因素还有煤尘爆炸、煤尘自然发火等。

2.2管理因素

通风安全管理能力取决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高低,通常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管理方面的疏漏以及没有切实执行规章制度,使得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化。因此,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科学合理,管理方式切实有效,同时,应对合理的选择管理人员以及设备配置,使得信息处理系统和监控系统有机结合,保证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尽量避免以及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通风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处理事故,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避免灾害的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此外,企业还应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树立正确观念。

2.3通风设计因素

通风设计因素也算环境因素的一部分,但有所不同。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有利于优化生产环境,保证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包括开拓布置、设施布置、系统功能等,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通风不畅,降低通风水平。同时,由于通风系统不合理导致检测设备无法满足工作要求,进而影响安全通风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2.4人员因素

工作人员对于煤矿生产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中,工作人员在技术、素质、意识等方面直接影响了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提高对人员因素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影响的重视,加强人员的安全工作培训。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手段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树立安全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提高危机意识,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第二,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员工能够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通风安全操作技术;第三,管理人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安全技能进行考核和评价,加强管理监督,使得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

3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根据煤矿生产中通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煤矿通风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体内容如下:

3.1制定规范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应对通风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对具体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以此为切入点,健全、完善、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管理内容全面、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规范标准、奖惩合理,以此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以实现工作规范化。由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多方面因素,无法进行详细阐述,因此举例说明:以某市某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为例,根据重点内容加以阐述,其中由上至下的“一通三防”责任制,无论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有相应的责任关系;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各项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细则;此外,各项设备管理措施也应进行统一和规范,同时,合理的培训、考核以及奖惩制度也在考虑范围之内,在该制度的推行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工作的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防范通风事故方面也起到了作用。

3.2优化煤矿生产环境,提高监测力度

优化煤矿生产环境是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措施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制订科学、有效的计划,加强对矿井通风和瓦斯、粉尘的控制,同时加强管理监督,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此外,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对井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进行加强,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第二,加强对主要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管理,做好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矿井通风的正常进行。第三,应合理布局矿井,保证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改良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井通风量,保证煤矿生产优良通风;第四,加强对井下环境的检测,加强对空气中的瓦斯、煤尘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第五,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通风系统中的检测设备的齐全以及正常使用功能,加强相关数据检测,建立相应网络,保证数据能够及时输送以及处理以达到消除安全风险,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效果。

3.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工作态度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加强工作人员培云的主要措施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健全规章制度,并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保证相通风工作标准化和规范规范化,同时,应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体系应保证科学合理,此外,应对于安全事故应积极处理,制定相应的救援体系;第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使其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第三,加强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应定期巡查相关矿井的通风安全工作,严肃处理违规操作,使得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为矿井通风安全提供保障;第四,关注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于高强度工作推行轮休制度,保证工作人员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带来的风险。

4总结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应用中煤炭最为广泛,煤矿生产过程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如煤矿瓦斯爆炸等,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煤炭生产的安全问题。其中,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问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然而在此项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惠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10):117-117,119.

[2]刘铜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3):83-84.

[3]舒兴.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大科技,2014,(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