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业教育改革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中药学职业教育改革浅析

赵永军

赵永军(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455008)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变阶段,中药学职业教育也应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方向,掌握市场的脉搏,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并重,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及职业资格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中药人才高素质、高专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中药学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366-02

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势必带动中药学翻天覆地的发展,中药职业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中药学职业教育应转变以往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以及过分专业化、实践化的观念,在注重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并重,终身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修能力,能使学生能认识到自修能力和终生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充分培养自身自学哪里和自修能力,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及综合提高,以适应社会对中药人才多样化需求职业教育模式。

一、加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中药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技人才,强调实用性,但因此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片面强调专业性,实践性,则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不断翻新的21世纪,个人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在中药学职业教育中普遍认识不足。在国内的中药学教育中,重视专业教育、实践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数、理、化、语文等基础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走入社会后自学、自修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目前中药学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基础文化教育环节十分薄弱,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中医药专业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都大大增加,而基础文化课时则一减再减。甚者有的或略。基础文化课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在系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思维品质及自身修养能力提高,这对学生一生和走入社会后的自我发展,业务水平的提高及学历的再深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科学文化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考及自学自修能力产生影响,妨碍学生将来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自学。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中药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翻新,海量的新知识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唯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卫生事业的要求,而这需要每个学生具有较强自学自修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药学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自学自修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中药学职业教育应体现培养学生自学自修能力教育观念,不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还需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中药职业教育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文化教育,走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协调并重的教育模式。

二、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思路

从中药学课程体系和结构上看,现有的中药学职业教育在课程安排上追求专业化、技能化,传统中医药学专业课程占主导地位,学生基本对专业知识生硬接收,其理解能力、创造性方面表现较差。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中药学职业教育也应加强综合教育并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重专业和实践展,还重视基础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发展;课程内容日趋合理,各方面课程也应全面协调发展。中药学教育改革也应朝着综合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中药学职业教育应造就德性高尚、知识面广、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思维能力的中药学工作者。因此中药学职业教育应注重市场药学服务和医疗药学服务的特点,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围绕新世纪对中药人才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应抛弃那种过分专业化专业教育模式,发展基础素质和专业并重的发展模式,做好基础素质和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工作,培养出有自学、自修能力中药专业人才。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打破学科间界限,把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中药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洽做的学而会用。再次,基础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优化基础素质教育应从系统、科学、整体的观点出发,加强学科间的广泛联系,避免各学科分割分离、增进各学科之间纵向联系做到协调并重发展。让学生毕业后即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培养自学自修的能力。最后,应大力发展中药学在职继续教育模式,设立在职继续教育课程以利于毕业后学生的业务提高和进修。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中药学职业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教师只起知识传导的作用,受课程设置的制约,没能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太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由于理解能力差,学生对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式接受,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和参悟,自学能力也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提倡创造性教学,通过采取启发式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创造力自学自修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教学,首先,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自修能力,培养理解能力,理解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其次,在教学上,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应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以唤醒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诱导,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再次,教师应善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于选择带有情绪色彩的教材,避免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判断等。最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素质和水平,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训练。

四、大力发展在职教育、终身继续教育

今日的毕业只代表着昨天的技能水平并不代表着未来,面对着日新月异不断翻新和变化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学生还是枉然。这决定注定了中药学的在职教育和个体的自修、自学能力的重要。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中药学职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从学校教育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以致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药学职业教育应加强毕业后再教育。根据区政策多渠道地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可脱产进修,也可在职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在培训内容上应强调学以致用,讲求实效,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培训目的以及学习基础,设计各种各样的“搭桥”课程,在培训知识方面应前沿性、新颖性,避免陈旧落后知识的再复习。另外,培训者在培训中应针对地区实际,提出切合本地需求的操作,按照人才需求来进行设计、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培训知识应符合当前社会实践,使被培训者学有所用大大提高工作能力并能带来效益。通过大力发展中药学的继续教育,对中药学专业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再教育、技术上的再提高、能力上的再培养,是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药学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中医药学教育理论,循序渐进,以实践取得突破,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在职教育、终身教育等关键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摸索和走出一条适合市场需要的中药学职业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教育,2000,(5).

[2]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13,(2).

[3]袁俐.浅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6(10).

[4]黄克孝主编.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