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物品细菌培养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物品细菌培养监测结果分析

黄岱斌江敏霞卢斌程一霓

黄岱斌江敏霞卢斌程一霓(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广东汕头515031)

【摘要】目的通过灭菌物品细菌培养,结合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检测方法,评价本单位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物品质量。方法2009-2012年对灭菌包进行抽样检测,并予细菌培养。结果4年共采样1020份,合格1020份,2009~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分别为100%、99.6%、100%、100%,平均总合格率99.9%。结论我院无菌物品质量监测合格率高,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灭菌质量细菌培养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49-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担负着全院医疗、护理、科研等工作所需的各种器械、敷料等供应任务,为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向临床提供无菌物品的主要科室,必须做好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及监测控制,保证使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对灭菌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必须符合标准要求[1]。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执行卫生部的规定外,另外,每月从无菌间抽取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后不同日期、名称,锅次的无菌包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更加验证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质量符合标准。现对2009-2012年连续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

1.1质量监测方法

1.1.1无菌物品抽样监测方法由科室质控员每周从无菌间抽取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后不同日期、名称,锅次的无菌包若干个送检验科培养3d。

1.1.2采样和检测方法参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实施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检测包包括胸穿包、腹穿包、骨穿包、缝切包、气切包、纸塑包装一次性引流胶条等,检验物品包括手术缝线、纱布、引流胶管、石蜡油等,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检测试管为营养肉汤,置35恒温箱培养48小时后,对结果作出判定,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

2结果

2.1.4年共采样1020份,合格1020份,2009~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灭菌包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9.6%、100%、100%。(见表1)

表1灭菌包细菌培养结果

2.2工艺检测结果对每一炉均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时间,温度达到132-134℃,压力达到205.8kpa,维持灭菌时间10min,4年来每一炉的工艺检测均达到标准要求。

2.3化学检测结果

2.3.1每日每锅监测每日每锅灭菌前做BD试验,以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空气排除效果,如果BD检测纸变色不均匀或颜色发灰,说明冷空气排除不彻底,需要检查原因进行维修。2009年度6次不合格:原因各为密封门磨损、胶条漏气引起;2010年度3次不合格,各为蒸汽压力调控器失灵、皮碗漏气、大门密封圈漏气引起;2011年度全部合格;2012年度1次不合格,为皮碗破裂引起。针对以上引起BD试验不合格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直到BD试验合格,该灭菌器方才使用。

2.3.2做好无菌物品的化学监测,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被灭菌的物品及标准包内放置3M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3M化学指示胶带。经过1个灭菌周期后,打开标准包,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均变黑,则证明已达到灭菌效果,灭菌物品取出后,手感要干燥,如有出现湿包、散包、落地包,应视为已污染,应重新灭菌。

2.3.3生物监测采用3M公司的标准测试包进行监控,将测试包置于灭菌柜下层排气口上方靠近柜门处,其他包正常摆放,灭菌完毕取出该生物指示剂,挤破内含的安瓿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于56℃专用培养箱内培养48h后观察结果,所有包内灭菌的指示管培养液均没有变色,同时对照管内培养液变成黄色,即可判定合格[2]。

灭菌器生物检测结果(见表2)

表2灭菌器生物检测结果

讨论:通过4年共抽检灭菌包1020个,合格率达99.9%,合格率的监测水平接近国际通行灭菌保证水平(合格率为99?9999%即10-6),其中只有一个(孔巾包)不合格,分析孔巾包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该包后期存放不当造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规定,对灭菌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必须符合要求,本单位4年来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其中生物检测是最终确定灭菌结果的试验:灭菌器生物检测结果达100%合格,并通过与灭菌包细菌培养结合,结果显示本单位的灭菌物品符合要求,这源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均严格执行WS310.2标准,严格执行对蒸汽灭菌的电源、水源、压缩空气等设备的运行及工作过程的监测,及时排除影响因子,达到高水平的灭菌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冯秀兰,彭刚艺.201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