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

李军萍

李军萍

新郑市财政局河南郑州451100

摘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而且对提高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全面认识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该项工作进行完善至关重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就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该项工作进行完善,但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和良好的内控环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前提下,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和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的需求,必须对该项工作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内控理念和内控模式的影响较深,从而使得当前大部分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内控意识也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此外,当前大部分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时候,缺少足够的风险意识,不能对风险的准确的预测、评估和防范,从而给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上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例如,风险意识、职业道德、行政事业单位文化以及成员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压力,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无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效果,大部分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时候,都制定了诸多制度来加强内部管理,但就实际效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完善制度的建设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无法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各项制度在实际运用中都难以有效的发挥效力,造成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不到位,给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由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所以无法涉及单位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缺乏深层次的、全面的内部控制的制度涉及、运行和监督,造成内部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脚步。

3、会计基础薄弱,缺乏科学的预算控制

伴随着信息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所呈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多,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管理缺乏规范性,随之而来的就是诸多过期发票和假发票的产生,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白条入账,给单位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对会计账簿的管理缺乏规范性,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账目没有定期更换,账簿等级存在刮擦、挖补和数据书写错误等问题,这种会计管理模式下的内部控制工作,其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最后,预算编制不科学、细化程度不够,导致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将其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1、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也越来越复杂,很多不确定因素都会给内部控制的效果带来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单位若想将发展目标顺利实现,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为单位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首先,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各个部门的成员,都要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意识,只有不断加强内控意识,使单位的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才能够将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单位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内部控制文化的培养,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增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责任意识。

2、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单位就必须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单位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内控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对单位发展中所涉及的审批制度、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内控体系的完善性,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质量和整体效果。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外部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落实和贯彻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质量,必须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监督,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促进单位严格按照相关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履行职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外部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外部监督检查,促进事业单位重视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不断的提高会计工作能力,提高事业单位在财产处理、资金管理等重大经济管理活动中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但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时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单位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对内部控制开展中所涉及的问题全面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内控工作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4(23).

[2]刘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商情,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