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2015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大姚县2015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余志荣

余志荣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675400

2015年9月《中国医学人文》

摘要:目的:了解大姚县城区2015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质量和效果,客观评价大姚县城区公共卫生水平,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T1802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四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和GB/T18024.6--2013《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第六部分进行采样和检验,依据WS/T205-200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15年共监测公共场所公共用品49份,合格率71.4%,不同场所公共用品的消毒合格率中,旅店业最高为83.3%,娱乐场所养生会所最低为5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3.5P>0.05),不同种类公共用品中,合格率较高的是美发工具和卧具类(合格率100%、85%),最低的为拖鞋(合格率为零)。结论:大姚城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对合格率较低的行业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卫生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分析

公共场所是公众相对集中的活动区域,人员流动大,公共用品易被病源微生物污染,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加强公共场所中公共用品的卫生监测,加强卫生监督对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尤为重要。为了解大姚县城区公共场所中公共用品的卫生状况,2015年4至5月,

2015年4月至5月底,我们对大姚县城区27家公共场所49份公共用品消毒状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采样范围:2015年大姚县城区抽样采集的公共用品:1、采集的公共场所类型:营业性酒店,营业性旅店、休闲娱乐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养生会所等,以酒店居多。

2、样品采集件数:采集城区27家公共场所共49件样品;

3、采集样品种类:5类49件样品

4、样品采集:根据GB/T1802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四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和GB/T18024.6--2013第六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和检验;

4.1、毛巾、枕巾、枕套:对折后两面的中央5cm×5cm(25cm2)面积范围内分别均匀涂抹5次,每25cm2采样面积为一份样品,每件用具共采集2份样品;

4.2、床单、被单、被套:在床单、被单、被套的上下两部分即与颈部、脚部接触部位5cm×5cm(25cm2)面积范围内分别均匀涂抹5次,每25cm2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品共采集2份样品;

4.3、鞋类:1双为1份样品,采样面积50cm2;

4.4、杯具类:在杯具内、外缘与口接触处,即1~5cm高处一圈采样,总面积为50cm2;

4.5、理发刀、剪:在刀、剪两面各涂抹1次,采样面积达到25cm2为1份样品;

5、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无菌操作,使用灭菌干燥棉拭子,于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浸润(吸取约1ml溶液)后,在用品用具的适当部位来回均匀涂抹进行样品采集,再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剩余的9ml生理盐水内4小时内送检。

6、检验方法:严格按照GB/T1802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进行检验。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致病菌,拖鞋样品做霉菌检测,理发刀剪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检测;

7、标准:布草类判定用品细菌总数≤200cfu/25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杯具类用品细菌总数≤5cfu/25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美容美发类用具用品大肠菌群、金葡菌不得检出。拖鞋

真菌不得检出,其中一项指标超标判定为不合格。

8监测结果:

8.1、2015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共监测49份,合格35份,率71.4%。不同场所监测结果:将公共场所分为营业性旅店、酒店、休闲娱乐养生会所、美容美发场所等4类;其中合格率最高的是营业性旅店,合格率为83.3%:最低的是休闲娱乐养生会所,合格率为50%,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3.5P>0.05)公共用品大肠菌群合格率显著高于细菌总数合格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12.11P<0.005)。

各类

8.2本年度共抽检5个类别的公共用品,其中合格率较高的是卧具类,合格率85.0%,最低的是杯具类,合格率66.7%,两者无显著性差别(X2=0.32P>0.5)。5类公共用品除拖鞋检出真菌外,致病菌均未检出。

讨论:

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度及流动性大,设施、设备、物品大量被公众重复使用,且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混杂。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是防止公共场所疾病传播的有力措施,不能放松。

从我县2015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监测结果来看,虽未检出致病菌,但公共用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各类场所公共用品的监测结果显示:虽未检出致病菌,但一些场所菌落总数的合格率较低,从表一可以看出:营业性旅店合格率最高,主要是:旅店能较好地执行严格的洗刷消毒制度,有较好的保洁措施。而娱乐场所、养生会所合格率最低,可能是娱乐场所、养生会所普遍通风条件较差,环境温度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再有,此类行业一般只注重店面的装修设计,不能完全按要求对使用器具进行消毒,另外,此类场所从业人员及顾客流动性大,有的未经培训。

各类公共用品的监测中,以美发工具的合格率最高,卧具类次之,拖鞋最低,究其原因,杯具各类场所未严格执行杯具清洗消毒程序,或简化清洗消毒程序,消毒温度、时间均不够,或根本未经消毒,仅进过简单的的清洗即投入使用,致使菌落总数超标。拖鞋合格率为零,检出真菌,原因:放置环境潮湿,通风不良,适宜真菌生长繁殖,加上管理者消毒意识淡薄,有的场所拖鞋根本不消毒,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污染。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建议继续做好以下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增加卫生监督监测频次,加强对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各个环节的卫生监督监测,增加监测频率。相关经营单位应按要求增加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投入,对基础卫生设施不完善,消毒设施不配套的单位,不发放卫生许可证。?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正确掌握公共场所用品消毒过程各个环节的卫生技术操作(消毒技术),并按要求进行,确保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符合卫生标准,使消毒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舆论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利用新闻媒介等多种渠道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场所防病知识,提高大众卫生意识,共同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

[参考文献]

[1]GB/T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2]GB/T18204.6—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3]蒋志兰.2007年~2009年姜堰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2917

作者简介:余志荣(1965年12月-)汉族,云南大姚,中专,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卫生检验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