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治疗睑黄瘤23例

/ 1

电离子治疗睑黄瘤23例

马巍

马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皮肤科028000)

【中图分类号】R7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253-02

我科于与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睑黄瘤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睑黄瘤23例,女性21例,男性2例,年龄32—65岁,病程1.5-8年。皮损部位为上眼睑内眦部位23例,其中波及下眼睑1例,双侧对称20例,单侧3例。皮损颜色为淡黄色、橘黄色,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型,大小3-8mm扁平柔软斑块或稍隆起斑块。治疗目的为美容。

1.2应用

CX-IV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触笔式操作治疗时局部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时嘱患者闭眼,避免意外损伤眼球。按皮损大小选择功率。用触头对准皮损表面进行烧灼,由浅入深,逐层碳化,同时用酒精棉球轻轻擦去碳化物,直至黄色组织消失并露出白色薄膜。术后外擦烧伤膏、红霉素软膏7天,创面敞开,避免潮湿,不沾水,结痂自然脱落,低脂饮食,如为脂类代谢异常者配合降脂药物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失,不留疤痕;显效:皮损消失,留有明显疤痕;无效:皮损未消失。

2结果

23例45个皮损,10—18天痂壳脱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3—7个月逐渐恢复正常。随访1年,22例均为一次治愈,其中13例皮损消失,不留疤痕,占56.52%;6例皮损消失,留有不明显疤痕,占26.08%;3例皮损消失,留有明显疤痕,占13.04%;1例皮损复发,边缘出现新的皮损,占4.34%,再次给予治疗。一次治愈的总有效率达95.66%。

3讨论

睑黄瘤是代谢障碍性皮肤病,为脂肪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真皮处形成的黄色或橘黄色的扁平柔软斑块,可伴有全身脂肪代谢紊乱和其他系统异常(肝脏、心血管),多为中老年女性,影响美容,严重时妨碍视线。以往采用三氯醋酸点涂、液氮冷冻治疗法或手术切除治疗法。我科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进行碳化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准确、方便,不出血,术后反应轻,创面愈合快,无需缝合拆线,治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23例中有6例留有轻微或不明显疤痕,3例留有明显疤痕,是由于皮损较大较深,手术造成创面过深,愈合时周围的上皮组织不能完全覆盖创面造成。因为对皮损较大较深斑块治疗效果差,宜早期治疗美容效果好。操作时应由浅入深,逐层碳化。对皮损多发者,除治疗时未彻底扫除外,还可为新皮损的生成,因为睑黄瘤属代谢性疾病,对继发黄瘤病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避免新皮损发生,争取一次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