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专业化养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普通干线公路专业化养护管理

刘喜林

朝阳市泓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新时期,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公路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养护管理相关技术问题与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长期以来,“重建设与轻养护”问题是公路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使得公路养护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对公路加强养护与管理,提升实际养护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2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技术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首先,公路养护中,养护管理单位存在有章不依或无章可依的现象,亦或是有完善的养护管理办法,但因制度缺乏执行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其次,部分地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造成管理与实际养护工作的脱节。同时,缺乏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能力,也是制约养护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2.2公路养护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公路长期失养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资金不足,分配不合理。在公路养护管理中,资金投入不足或者分配不合理,便无法保障养护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进而也不能及时解决公路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3养护管理规划决策不合理

现阶段,养护管理规划决策不合理,预防性养护理念的缺失,对公路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公路日常巡查与质量检测不到位,其综合性能与质量评价不全面,无法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规划决策;公路上、下部结构发现的早期病害处治不及时,病害范围逐步扩大、加重,可能造成不可预估的安全事故。

2.4专业养护管理人才少

为顺利开展公路养护,取得良好的养护效果,养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公路养护工作中,专业养护管理人才比较少,使得公路养护存在很多缺陷。当前,特别是大桥、特大桥的日常养护更需要专业的公路养护工程师。但事实上,部分养护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不高,管理方法不够完善,使得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得不到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路养护质量。

3普通干线公路专业化养护管理措施

3.1全面改革管理机构,建立组织机构和专业化养护队伍

(1)成立专业养护站,提高服务功能建设。依托原有公路养护道班,构建“规模适当、配置合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干线公路养护服务站,集应急保障、日常养护、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便民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问询、卫生间、热水等服务。

(2)组建专业化养护队伍,优化生产组织形式。成立巡查队、保洁队、绿化队、小修队。巡查队,负责公路巡查和简易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就近巡查原则,配备专门的三轮机动车,每人巡查范围为10~15km;保洁队,以机械化清扫为主,负责公路机械化清扫和村镇垃圾清理,根据就近养护原则,每10km配1人,配备清扫车及农用车;绿化队,主要任务负责绿化补植、路肩打草、路树修剪、涂白、打药、施肥、浇水等绿化管护工作;小修队,负责路面病害维修、桥梁栏杆、锥坡、挡墙等修复更换、冬季除雪防滑等工作。

(3)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机械化养护站的投入,提高机械化设备的科技水平,逐步实现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列化。

3.2建立专业化养护工程量清单,实行预算定额管理

(1)核实完善基础数据。对路基、路面、桥涵、防护、绿化以及沿线设施等逐一进行核实,根据定额的项目、细目,逐项建立专业化养护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分解月度小修保养计划任务,细化各作业队伍具体任务,由养护所所长统一安排下达,养护站站长组织实施。

(2)量化日常保养。根据全年养护工作安排,制定每月的小修保养作业计划,按照不同季节的不同养护工作重点,制定每月的主要养护工作任务和需要完成的工程量,养护站将每月养护任务分解到每天,制作上墙图表予以公布。

(3)加强小修管理。对路面病害修补、桥涵构造物维修等小修工程,上报市级审批,市级确定后下达生产指令及时限要求,县级养护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市处巡查人员对小修工程完成情况按时限要求进行核实验收,准确计量,录入系统,按月汇总。

3.3以专业化养护为核心,健全养护管理机制

(1)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养护巡查机制为了形成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巡查监督体系,需建立市级、县级、养护站三级巡查管理机制。市处委托中介机构成立专业队伍,主要任务是小修工程验收核量和养护检查考评,巡查频率为每周一次;县段成立专门的养护巡查检查管理队伍,结合养护生产进行公路巡查巡视,组织安排各项养护生产作业任务;养护站均设一支巡查队伍,实行全年无间断巡查。

(2)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养护考评机制提升专业化养护质量,推行精细化养护。从养护生产计划完成和养护巡查考核2个方面对路面、路基、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等11项细目实施考评。考评和验收结果为月度支付的重要依据。

(3)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养护支付机制打破传统的支付方式,建立量化考核、计量支付的支付模式。制定月度养护作业计划单、生产任务验收单和计量支付单。实现从生产任务的下达、实施、验收到支付的闭合流程。

(4)强化突发事件管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利用通信资源,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多网联动、快速响应、处理有效”的机制。通过公用通信网、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公路的通信畅通;利用PDA手持终端设备,保证信息传递顺畅,工作运转有序;利用微信群形式,建立专项微信群,辅助开展信息传递工作。

(5)强化建立工作程序,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流程:①根据预算定额做好年度资金测算。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业务流程,摸清属地基本情况,理清工作事项,做好月度管理,为实行月度结算支付提供支持和依据。③在月检月评的基础上,加强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养护各项目的检查和监管,有效发挥各专业化养护队伍的作用。

4结束语

加强养护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模式,实行机械化养护是专业化养护的客观要求,走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养护道路,是推动公路专业化养护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我们将继续在今后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加强养护管理,合理利用养护优势和资源,科学统筹管理,切实加强市、县、站三级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化养护工作。做好作业组织和分工合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能力培训,对所有机械操作手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做到队伍人员技能精湛,提升专业化队伍的素质,实现以改革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制度促进养护作业的规范,以机械促进养护质量的提高,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养护专业化管理逐步迈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跃辉.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技术问题及对策[J/OL].交通世界,2018,(01):176-177.

[2]张海波.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思考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