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对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对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杨祥胜黄家华余晓芳罗艳顾丹丹

杨祥胜黄家华余晓芳罗艳顾丹丹(四川省成都军区机关医院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对混合痔的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0例门诊诉有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增多、瘙痒和脱出等症状的混合痔患者,采用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纳肛治疗,每次各1枚,每天2次,连用7天,记录症状消失或好转的时间并统计有效率。结果1应用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的时间平均为36小时。2治疗3天后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瘙痒和脱出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3.6%、81.5%、72.1%、43.2%和40.6%。3治疗7天后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瘙痒和脱出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6.4%、87.3%、83.1%、44.3%和43.7%。结论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是治疗混合痔有效的局部用药,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只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痔疮栓+甲硝唑栓混合痔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220-02

痔疮是最常见最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因此人们常说“十人九痔”,甚至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是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曲张,扩大形成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根据痔疮的部位而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等。发作时有便血、疼痛、肛门肿物脱出和坠胀等。中医学认为脏腑本虚、气血亏损是痔疮的发病基础,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长期便秘、饮食不节、妇女妊娠等为诱因,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燥热内生,热与血相搏,气血纵横,经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痔疮是“血管性肛垫”,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男女性及各种族,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瘙痒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根据内痔发生的部位,分原发性内痔(母痔)及继发性内痔(子痔)。这与血管的分支有关,直肠上动脉主要终末支分布在右前、右后及左侧正中的直肠柱内。混合痔的症状具有内、外痔两者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先有内痔,而后因静脉曲张,又伴发外痔。其多发于截石位3、7、11点位。故诊断并不困难,在检查时只要嘱患者作排便动作、努挣肛门,内痔部分即能很快脱出或充血隆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连续对门诊诉有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增多、瘙痒和脱出等症状的患者给予痔疮栓+甲硝唑栓治疗,剔除肛瘘及肛裂者,可供分析的共200例。男96例,女104例,平均年龄42.3岁。

1.2给药和评估方法

给药方法:每天用药早晚各1次,每次各1枚纳肛,连续7天。

评估方法:四级评分法:0级为无症状,1级为轻度,2级为中度,3级为重度,评分降低者为好转。不良反应的评估:由病人评分,分好、中、差。记录痔疮不同症状消失与治疗时间,并统计有效率。

2结果

全组病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的时间为6-168小时,平均起效时间为36小时。一般在用药3天后,37.25%病人的出血症状消失,40.32%病人的局部不适消失,46.82%病人不再出现分泌物,62.43%病人瘙痒消失,23.61%病人痔疮不再脱出。在用药7天后,82.42%出血停止,71.15%无局部不适,79.34%肛门不再有分泌物,74.46%无肛门瘙痒,43.24%无肛门肿物脱垂。

用药后全组病例无全身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发生率为1.5%。用药后诉局部胀感不适病人多与以往未用过栓剂或栓剂纳入肛门内太浅有关。

3讨论

自制中药痔疮栓是一种含有乳香、没药、冰片、儿茶等中药的肛门栓剂,在融化后对受损或有炎症的肛管直肠粘膜起保护作用。

由上诉中药成分制成的肛门栓剂,可有消肿止痛、生肌止血、清热止痛作用,西药甲硝唑有较强抗厌氧菌作用,防止肛门局部感染。两栓剂合用对混合痔起到止血、止痒、消炎、减少分泌物、收敛和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制中药痔疮栓+甲硝唑栓对痔疮的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瘙痒等症状有明确的疗效。用药后起效快、安全性高,无全身不良反应,对1.5%用药后局部不良反应病人通过坚持用药、适应后,也能逐渐改善症状。

参考文献

[1].冯肖《人民军医》对栓剂基质过敏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2013-01-01。

[2].张国宝《中医临床研究》马应龙痔疮栓的临床效果分析2013-03-25。

院管课题YG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