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皮肤毒性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皮肤毒性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谭小玉

谭小玉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呼吸科重庆400016

【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皮肤毒性反应。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皮肤毒性反应加强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4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一次,至病情进展或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中CR2例(4.2%),PR13例(27.1%),SD22例(45.8%),PD11例(22.9%),客观缓解率31.3%,疾病控制率77.1%,主要皮肤毒性反应为皮疹40例(83.3%),Ⅰ度皮疹16例(33.3%),Ⅱ度皮疹13例(27.1%),Ⅲ度皮疹11例(22.9%),Ⅳ度皮疹无。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出现皮肤毒性反应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消极情绪和抗药心理,提高其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52-02

肺癌是全球第一的癌症杀手.尽管化疗对于癌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对于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是十分有限的。在应对小细胞肺癌的时候,靶向药物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靶点的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受到了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的药物,这样就能够阻断肿瘤的生长。让肿瘤细胞死亡。早在2009年,我科就对吉非替尼口服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研究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就是采取病理或者是细胞学来进行诊断的。在4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人数占到了32例,女性患者的人数占到了16例。他们的年龄都是在34岁到85岁之间。

1.2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都对吉非替尼每日进行口服,服药的时间是一直到患者的病情有进展或者是直到患者死亡,在口服吉非替尼的过程中以30d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体系中应该按照WHO进行统一的标准评判:主要是针对是否能够有部分缓解、稳定病情、和完全缓解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的。客观缓解率至少要相隔4个周期来进行确定的。皮肤毒性反应根据NCI~CTC常见毒性分级标准评价,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X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P<0.01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客观疗效

在这48例患者中大多数是可以采取相同的评价体系,CR患者2例,PR患者13例,SD患者22例,PD患者11例,ORR31.3%,DCR77.1%。

见表1表2

2.2生存率及肿瘤进展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研究的就是肿瘤发展的时间以及肿瘤生长的速度。一般的肿瘤生长的时间是5到9个月,一年生存率37.5%。

3皮肤毒性反应

3.1皮肤毒性反应分级

在治疗的过程中,皮肤要是出现毒性反应主要的原因就是服用靶向治疗药物的正常反应,这种反应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反应。在治疗的过程中,皮肤毒性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发生时间的一周左右,主要分布在皮肤表面并且集中颈部、躯干或者是头皮上,这种皮疹主要是表现在无症状的散发斑点或者是丘疹或者是红斑。这种丘疹主要就是红斑无双重感染同时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深度表现主要就是全身症状的斑点或者是水泡,本组患者未出现Ⅳ度皮疹。

3.2皮肤护理

在用药以后就应该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想患者咨询皮肤是否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并且对症状的时间以及部位和范围进行很好的记录,同时应该好书患者和患者家属禁止用手来对皮肤处进行抓挠,也禁止用肥皂或者是毛巾对红肿处进行擦拭。应该尽量的减少日晒的时间,因为在长时间的日晒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分的干燥。在饮食方面应该避免食用盐分比较高和比较辣的事物,不要经常的洗热水澡。在衣服的穿着上面应该尽量穿一些比较宽松的衣服,对于非常痒的地方也可以适当的抹一些氯林可霉素涂于患处。患者也可以对瘙痒难忍的地方涂抹镇静或者是止疼的药物,本文的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并没有相关问题的出现,没有一例因为不能忍受皮肤问题而进行停药的。

4讨论

从上面分析的48例患者中都接受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皮疹发生率为83%。皮疹患者的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Ⅱ、Ⅲ度皮疹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可继续服药,未出现因严重皮疹反应停药者。本组患者口服单药吉非替尼250mg/d,其中对于疾病有着客观缓解的作用占到了31.1%,对于疾病控制率占到了77%,其中皮肤毒性反应发生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就是大于无毒皮肤毒性反应的患者。在靶向治疗的过程中,皮肤毒性问题也是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痛苦,这样就间接的影响了患者的信心。一户人员应该对患者讲解其中的利弊,并且积极的鼓励他们配合治疗。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明芳,胡雪君,刘云鹏,等。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9)716-718.

[2]许建萍,张湘如。吉非替尼门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2)136-138.

[3]吴洪斌。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J],2009,8(1)28-29

[4]袁耿清。医用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