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碘染色诊断食管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 1

内镜下碘染色诊断食管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万吉峰

万吉峰(东平县人民医院山东东平271500)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54-01

食管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虽然对食管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食管癌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尚无能够广泛推广的食管癌早诊早治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内镜的普及,内镜下碘化钾溶液染色技术得到逐渐推广应用,因其灵敏度高、方法简便、无痛苦、价格低廉、易于接受的优势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在对我县食管癌早诊早治起到实质性贡献。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年龄在40—69岁食管病变患者200例,其中男117例,女83例。入组标准:内镜下肉眼观察黏膜有局部充血、糜烂、斑块、出血灶、颗粒状、增厚、结节、粗糙、凹陷等可疑病变。按1︰1配对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性别、民族、职业、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

2所需器械

OLYMPUScv-70电子胃镜、碘化钾溶液、喷洒管、活检钳。

3方法

方法:①染色组处理:清除黏液。常规胃镜检查后,如果食管黏膜表面混有黏液及食物残渣,用蒸馏水冲洗食管,直至视野清晰可见为止。通过活检孔插入染色喷洒管将碘化钾溶液10ml由下向上均匀喷洒在食管黏膜上,稍后观察食管黏膜,病变区呈不着色或淡染色区,边界清晰,而正常黏膜呈深棕色着色。染色后在病变区常规活检2~4块,送病理检查。染色结束后,用清水50ml冲洗食管,及时吸净胃腔内残留的碘液。②对照组处理:仅依据临床经验在病变区取活检2~4块,送病理检查。

4研究结果

染色组共有59例食管黏膜存在不染色或浅染色区,经病理检查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食管癌6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1例。对照组活检病理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为8例。染色组早期食管癌诊断率6%,对照组1%,差异有显著性。

5讨论

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早期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文献报道早期食管癌病人4~5年方能发展为进展癌,因此为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许多癌前病变和早癌内镜下常无明显特征,内镜检查中肉眼分辨不清,使活检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降低了食管癌的早诊率。自去年我科开展碘化钾溶液染色技术来,因碘染色后能明确指出黏膜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利于定向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早癌的检出率,此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碘染色前,将食管黏膜尽量冲洗干净及吸净胃内残留胃液,以免影响碘染色的效果。2)喷洒完碘溶液后,要吸引食管闭合,使食管黏膜与碘充分接触,染色均匀。用清水冲洗后迅速观察,因碘着色快褪色也快。如果观察不满意,可反复喷洒数次,但总量不宜超过20mL。3)碘溶液对食管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检查后一定要将胃内残留的碘液吸净,否则染色后病人会感到食管或胸骨后有烧灼样疼痛。对于此点,检查前一定要向病人说明。有碘过敏或甲亢的病人禁用此方法。

总之,我们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控癌效果,从而减少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事件的发生,极大的促进地区社会及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