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胆结石形成的因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胃切除后胆结石形成的因果分析

杨世平

杨世平(安徽省全椒县人民医院外二科239500)

【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术后形成胆道结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63例胃切除术后并发胆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26例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胆囊指标变化并进行因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胆囊空腹容积明显增大,胃切除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占78.9%,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占68.6%。胆结石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与对照组比较存有明显差异。结论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胃切除手术导致胆道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是术后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胃切除术胆结石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47-02

胃切除是胃部疾病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根治性手术是能够达到治愈目的的重要方法。但是,胆结石作为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通过随访发现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对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通过抽取我院2003.1月~2008.1月跟踪随访的63例胃切除术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胃切除术后5年内出现胆结石6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18例,年龄32~76岁,平均56.8岁。全部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Roux—en—Y吻术24例;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手术Roux—en—Y吻合39例。在术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无胆结石,术后3个月至5年进行B超检查随访。抽取23例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8~68岁,平均45.6岁。对照组患者存有胃部疾患但未进行手术治疗,也无胆结石。同期跟踪随访。

1.2方法

两组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B超检查,要求清晨空腹做B超,观察胆囊的前后径、最大长径及左右径,观察有无胆结石及胆汁淤积现象,随后给予油炸鸡蛋两个服用,并与1小时、2小时后再次测量以上数据,并计算胆囊容积:胆囊容积(ml)=胆囊左右径×前后径×最大长径×3.14/6。两组患者均计算餐前与餐后胆囊的容积与胆汁排出率,胆囊容积大于60ml视为胆囊容积增大;餐后1小时胆汁排出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减弱;餐后2小时胆汁排出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切除术后于1年内、2年内、3年内、4年内、5年内并发胆结石的例数分别为13例、10例、19例、15例、6例。胆囊内压平均为101.2±23.5mmH2O、108.1±20.8mmH2O、110.22±25.18mmH2O、105±19.3mmH2O、103.2±20.3mmH2O。其胆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未进行胃切除手术的对照组患者(发病率约17.11%)。术后3年内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30.15%,是胆结石的发病高峰期。结石多呈细砂至米粒大小,数量不等。

3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胃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发病率远高于非胃切除术者,已广泛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这一并发症的检出率已越来越高。综合分析胃切除术后并发胆结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1胃切除术后解剖的改变导致机械排空障碍:手术切除了胃的三分之二或全部,残余胃容积减少导致食物摄入量较术前明显减少,从而胆汁需求量减少。但肝细胞、胆管细胞分泌的胆汁量并未减少,导致胆汁相对过剩。胆囊内贮存的剩余胆汁较术前增加,胆囊将过多的胆汁浓缩储存,在胆囊内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的浓度升高,多呈过饱和状态,逐步形成结晶而沉淀,进一步形成结石。

3.2胃切除术迷走神经损伤:胃切除术术中损伤了胆支的迷走神经支配[2],并由受迷走神经所支配的残胃、十二指肠及胆囊、胆管平滑肌收缩运动功能减退,蠕动减退,胆汁运送的速度减慢;Oddi括约肌受交感神经的影响,处于兴奋收缩状态,使胆汁排除受阻,从而导致胆囊内贮存胆汁量过多,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3.3内分泌失调:胃切除术后,使胃腺具有分泌功能的主细胞和壁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凝乳酶原、盐酸下降,胆囊收缩素等激素减少,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受抑制,胆汁排泄障碍而致胆汁淤滞、浓缩、黏度增加,胆盐与胆固醇比例失调,胆固醇沉淀,促使形成结石。

3.4胆道逆行感染:胃切除术后壁细胞数目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细菌有可能逆行进入胆管繁殖。胆管组织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胆管的梗阻程度,阻塞胆囊内胆汁的排除,使胆汁淤积、黏度升高,从而诱发胆结石的发生。

3.5胃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因素:术后患者一般都按医嘱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敢吃富含脂肪及蛋白质类的食物。胆囊因缺乏此类饮食的刺激而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不能排泄胆汁,造成胆囊内胆汁淤滞、浓缩、沉淀,而形成结石。

3.6其他因素:术后交感神经兴奋性较迷走神经增强,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食后胆盐随胆汁排至肠道[3],当胆盐的肝肠循环被破坏时,胆汁中胆盐减少,或胆固醇增加,则胆固醇易于析出形成结石。或当胆道感染时,大肠杆菌所产生的葡萄糖醛酸酶将结合性胆红素水解成为非结合性胆红素,易聚结析出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色素结石形成。

4预防

4.1胃切除术后要尽量少用解痉镇痛药。因为解痉药物能使胆囊松弛,镇痛药物(特别是阿片制剂)容易导致胆管括约肌痉挛,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胆汁排泄。

4.2胃切除术后应吃富含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酸性食物。

4.3术后要按时进行肝胆B超检查。

参考文献

[1]崔晓平,付强,刘施材等,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成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32.

[2]NakamuraK,OgoshiK,MakuuchiH.Clinicopathologicalstudyofcholelithiasisfollowinggastriccancersurgery[J].EurSurgRes,2005,37(1):29-35.

[3]吕新生,梁力建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