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谢茜

谢茜

(成都中医药大学611137)

【摘要】生物化学是中医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制度及开放实验室等五个方面对中医院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88-02

ExplorationonBiochemistryExperimentalTeach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

XieQian

ChengduUniversityofTCM,SichuanChengdu611137

【Abstract】BiochemistryisaCompulsoryfoundationcours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Experimentalteachingisanindispensablepartofbiochemistryteaching.Themethodsofreformofbiochemistryexperimentalteachingwasdiscussedinthispaper,includingreformaboutteachingcontents,teachingmethods,teachingmeans,assessmentsystemandopeninglaboratory.

【Keywords】biochemistryexperimentalteachingteachingreform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中医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教学会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课所学的知识以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化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渗透到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医药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必须要和生物化学有机结合[1]。这就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实验内容陈旧单一,大部分是简单的验证性试验,,具有综合性质和探究性质的实验少而又少甚至没有,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不利于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应该合理调整实验内容和教学安排,只保留一些经典的验证性试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四大基本技术:离心、层析、电泳,分光分析技术等。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在实验的选择和设置上应注重将生物化学技术和中医药研究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鉴于中医院校文理皆收的特点,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如果全面开展设计性试验,对这部分同学来说难度太大,会使他们对实验产生畏惧心理,反而会制约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和专业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对那些基础较好的班级,如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可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学时数,增加综合性实验学时,同时开展设计性试验。而针对其他一些基础较差专业的学生,仍应该把课程设置集中在基础验证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综合运用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在这些专业,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验改为设计性试验,比如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等,让学生通过理论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自行设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在实验课上,老师从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所要用到的材料试剂,甚至连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一一讲解清楚。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对实验的相关知识基本上一无所知,在实验过程中很少主动思考,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机械的操作,对于得出的结果也完全不会分析,即便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不符,也会对理论深信不疑,继而用理论去修改自己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在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老师上课时将不会再进行填鸭式的讲授,而是在实验的各个环节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方法或设想。比如在进行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这个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本次实验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电泳;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哪些;在pH8.6的缓冲液中血清蛋白质带什么电荷;染色液、洗脱液分别有什么作用;点样应该点在醋酸纤维薄膜的哪一面;能否重复点样等等,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对实验的整体把握。这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单一最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综合运用,营造活泼、主动、协作、进取、创新的实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的兴趣与积极性。

3改革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中医院校,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将实验的原理,试剂,操作步骤等一一书写在黑板上,再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板书占据了大量时间,教学内容较少、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很有限,课堂节奏较慢、效率低。多媒体教学中利用PPT课件,可以事先把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好、制作好,在实验课上只需播放课件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这样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课堂节奏也明显加快,课堂效率显著提高。生物化学所涉及内容往往是分子水平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抽象、难懂、,给老师授课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数值和动画于一体,给学习者以多种感官的刺激,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重点、难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堂,实验的操作都是由带习老师亲自示教,而学生则围在老师周围观看,由于一个实验室的学生大约有二、三十人,这样的演示方式,会造成一部分同学不能完全看清楚教师的操作,在实验中,这部分学生就容易出现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如果把生化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制作成录像在课堂中演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显著减小实验的误差。另外,因为有些实验和技术要求条件高无法在实验课中开展,如基因克隆、免疫印迹等;还有些实验涉及的试剂毒性太大对本科生开展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生物化学一些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无法在现有的课时条件下全部对学生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多媒体电子课件正确地进行实验演示,模拟实验中的装置和操作正确规范,并且利用实验课上一些等待的时间进行播放。这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展望学科前沿,开阔学生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考核制度

在许多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被视作理论课的附属,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重视程度都不够。实验课成绩只占生物化学总成绩的一小部分,且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实验报告的评分往往也只注重书写是否整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这种考核办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一部分同学实验课上不认真做实验,甚至是完全不做实验,在课后依照实验指导来书写实验报告,而实验的结果就自行编造或是抄袭他人。这样的实验课,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风气。因此必须改革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生物化学实验课考核应该涵盖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的评判应该依据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操作的规范性,和同学的协作情况,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分。但是实验操作分值不宜过高,因为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性比较大,而教师在实验课当中精力有限,不可能将学生的姓名与学号一一对上号。如果教师在实验课中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实验成绩的评定,那么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在实验报告的评分上则应更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期末成绩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是教师将本学期开展过的实验项目的相关知识,如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制成试题,要求学生闭卷解答,这部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试,由老师选择几例生物化学经典实验,学生随机抽取决定考核项目,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试验,该部分占期末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后的考核方式能够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学习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5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3]。在中医院校,西医课程被压缩,生物化学实验课时也随之减少。受实验教学课时数的限制,学生自己实际动手、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很有限。鉴于此,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培养,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试验的预做等,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让学生切身体验从实验准备直至具体操作完成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其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开放实验室不仅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也为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做好了准备。设计性实验难度较大,操作起来较复杂,耗时较长,在现有的课时条件下,难以开展。实验室开放后,可以选择一个时间先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一次培训,主要讲解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安全使用法则等。此后,学生则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进入实验室完成自己的实验,且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可以不受约束地选择实验所需的样品、试剂、仪器等,让他们更大胆地做各种实验,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的开放还可以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让对生物化学实验有兴趣,学有余力的那部分同学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验中,培养其科研意识与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提高了仪器的投资利用率,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实验室潜能。当然,实验室的开放必定会增加相关教师的工作量,可以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对参与实验指导的教师师或实验人员给予补贴,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其工作积极性,保证实验室开放正常顺利的进行,进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师资条件。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实验操作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结合中医院校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杰,柳春,赵丹玉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分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34-735。

[2]刘勇军,梁爱玲,侯敢,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之综合性实验与基础性实验相结合[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28一l29。

[3]谢兆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0(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