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与防治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与防治方法的探讨

杨淑玫

杨淑玫(甘肃省临夏县第二人民医院73180)

【摘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提高,剖宫产术中出血也相应增加,为了充分认识并防治本病,现将本院自2005年以来施行剖宫产术326例,术中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讨论如下:

【关键词】剖宫产术出血原因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323-02

一、临床资料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住院分娩2880例,行剖宫产术326例(子宫下段剖宫产322例,古典式1例,剖宫产子宫全切除2例,剖宫产子宫全切1例)剖宫产率为11.3%:其中连续硬膜外麻醉14例,腰麻312例,术中常规使用缩宫素20U宫体肌肉注射,术中出血量少,血压、脉搏稳定者309例,出血达1000ml以上,血压低于90/60mmHg者17例,(子宫收缩乏力4例,前置胎盘2例,胎盘植入1例,子宫切口撕裂3例)均经正确手术止血后痊愈出院。

二、讨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从上述资料分析,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如下:1、子宫收缩乏力:与精神高度紧张,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体质虚弱,产程延长,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本组4例中3例属于产程延长,1例与妊高症使用硫酸镁有关。2、前置胎盘:多次刮宫、分娩,子宫手术史等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以上情况可损伤子宫内膜,再次受孕时子宫脱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血供不足,刺激胎盘面积增大,延伸到子宫下段。另外双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过大,或者是副胎盘使胎盘位于子宫下段接近宫颈内口均可发生前置胎盘,因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处,胎盘娩出后剥离面血窦开放,子宫下段及宫颈收缩相对较弱,不能自行关闭血窦而增加出血程度。3、胎盘植入或粘连:子宫下段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可穿透底蜕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植入性胎盘,植入部位的子宫收缩不良,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本组1例有反复保胎病史及流产、早产史。4、子宫切口撕裂:大多与术者操作有关,主要发生在胎头巨大,特别是嵌顿骨盆时,暴力取胎导致切口撕裂,伤及子宫血管致大出血。

三、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

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防治:应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当胎头娩出后,立即宫体肌注缩宫素20u,同时将缩宫素10u加入5%G..S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加强子宫收缩。胎儿娩出后不要强行立即人工剥离胎盘,在5分钟内最好等待自然剥离,若仍不剥离或者是出血多时再考虑人工剥离。胎盘娩出后若出血量多,可立即将子宫挽出腹壁切口外,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进行按摩促子宫收缩。2、胎盘因素出血的防治:加强宣教工作,减少人流次数,对有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该次妊娠为前置胎盘等,应想到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可能,应做好术前准备,并向孕妇及家属交代病情,严重时需切除子宫。切口的选择应参考产前B超胎盘定位。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附着于侧壁,选择偏向对侧的子宫下段横切口;附着于前壁,选择子宫体部纵切口,若下段前壁全被胎盘覆盖,不能避开时,只能从子宫下段切入,迅速拨开胎盘,刺破胎膜,取出胎儿。行人工剥离胎盘时,剥离困难或胎盘与宫壁之间无分界面时,应考虑胎盘粘连或植入,不能强行剥离,若为部分性植入,可行梭行切口切除部分子宫肌组织,再用可吸收线缝合止血,若为大部分植入,活动性出血无法纠正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切除术。3、子宫切口撕裂: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引起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胎头嵌顿,故必须准确判断,正确试产,避免出现胎头嵌顿骨盆的困难局面。术中最好有台下助手在无菌条件下自阴道将胎头上推,同时术者以食、中二指分别置于胎儿左右肩部向上牵拉,使胎头退出骨盆,并上撬于切口处时,助手才能宫底施加向下的推力,胎头随之娩出,避免过急和暴力掏取,一旦切口撕裂而大出血时,首先用组织钳钳夹切口边缘出血处,迅速娩出胎盘,用丝线缝扎止血点,然后缝合子宫切口。

参考文献

[1]《妇产科学》乐杰主编、第六版、2004.9人民卫生出版社

[2]《产科急诊》熊庆主编2006.6协和医科大学

[3]《妇产科疑难病案分析》段如麟主编、1992.7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