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高龄IV期压疮患者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1例高龄IV期压疮患者护理

吴靖

贵州省肿瘤医院550004

【摘要】目的观察高龄患者IV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局部用药、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结果使IV期压疮转归,结论恢复患者自信心,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高龄;IV期压疮;综合疗法;转归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影响疾病的康复[1]。而高龄患者由于皮肤生理免疫功能改变,屏障能力及血管功能减退更易发生压疮。采用局部用药、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使IV期压疮转归,从而恢复患者自信心,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1病例介绍

患者,男,89岁。因1、直肠癌?2、营养不良3、骶尾部褥疮收住本科。查体:T37.2℃,P84次/min,R20次/分,BP130/88mmHg;患者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消瘦,皮肤弹性差,卧床长达5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生化结果提示:白蛋白28.5g/L;NRS评分5分Braden评分12分,Barthel评分0分;骶尾部5*2.5*1cm破损,7-5点方向5cm潜行。压疮分期:IV期:伤口床[2]无坏死组织,基底部肉芽苍白,无异味,有明显皮瓣分离情况,少量浆性渗出液,周围皮肤散在破溃,破溃处无新鲜组织生长。家属于院外自行给予中成药清洗换药处理约2月,伤口床[2]无明显变化。

2护理方法

2.1避免理化因素影响

防止伤口床持续变化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保鲜袋接尿,(避免引起尿路感染,不使用尿管;避免阴囊处皮肤破溃,不使用假性导尿袋,保持阴囊及腹股沟干燥,大便后及时予婴儿湿巾清洁,避免刺激;减压使用防褥疮气垫床防止剪力,减少局部表面的压迫;严格交接班,Q2H翻身,避免压迫骶尾部;

2.2基本处理

给予拭子培养,伤口床及潜行处生理盐水冲洗,盐水纱布引流,泡沫敷贴覆盖吸收渗液。

2.3治疗

2.3.1营养支持

深静脉给予补充白蛋白、营养袋,注意观察补液速度及中心静脉压值,避免液体输入过多过快引起心力衰竭,防止液体输入量不足引起营养补给缺失。加强饮食营养,增加进食次数,以流质为主,均衡搭配,增加动物蛋白及维生素的摄入。

2.3.2抗感染治疗

局部抗感染治疗:根据拭子培养结果显示有明确感染迹象及细菌定植,在患者能耐受情况下反复盐水冲洗洗伤口床,减少患者局部炎性反应,选择藻酸银离子敷料充分填塞于伤口床处。全身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注。

2.4换药

患者伤口床情况:基底部苍白,无异味,有明显皮瓣分离情况,少量浆性渗出液,周围皮肤散在破溃,破溃处无新鲜组织生长,深潜行。给予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无菌棉球擦拭干燥,力度适中,充分填塞,填塞时以不导致潜行外皮肤过度隆起为宜,避免患者不适,再以12cm×12cm泡膜渗液吸收贴敷料覆盖,隔日换药。重复以上操作三次后伤口床红润,出现少量颗粒状物质,少量黄色浆性渗出液,继续上述换药操作。四次操作后,伤口床出现异味,浆性渗出液较前减少,基底部颗粒状物质少量增多,周围皮肤破溃逐渐愈合,继续上述操作八次后伤口床有缩小迹象,表现为4*2.5*1CM,潜行处缩小为4CM,异味消失,无渗出液,周围皮肤破溃情况完全改善。继续以上换药操作两次,伤口床再次出现缩小迹象为3.8*2.5*0.8CM,潜行处缩小为3.5CM,无异味,无渗液,感染得到控制,改用藻酸盐敷料填塞,以促进组织生长,其余操作不变。之后,以泡膜渗液吸收贴敷料外观渗出液情况多少决定给予间隔2日或3日换药处理,此阶段伤口床缩小为3.7*2*0.7cm,潜行无改变,基地部颗粒状物质无增多情况,考虑组织生长抑制,给予加强营养治疗,再次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换药方法不变,伤口床缩小为3.5*1.5*0.6cm,潜行处为3cm,皮瓣明显内收。

2.5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告知营养的重要性。无论使用的敷料效果极佳,如果没有营养支持治疗,新生组织也无法生长。应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便于营养吸收。

2.6.疼痛护理

在换药时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给病人鼓励,争取更多换药时间。

2.7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活动,缺乏对压疮的认识,所以对预防褥疮护理产生反感心理,给病人做细致的护理,同时给病人讲解如何减少剪力和发生压疮的各种因素,对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很关键发生压疮的患者多为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大多因家人缺乏护理经验导致,心理上多有悲观,再加之皮肤形态的改变,压疮部位多为骶尾部,隐私保护十分重要,安排单人房间就住。告知预防为主,避免进行性压疮发生,希望取得配合。

3.结果

2013-12-13至04-20期间,46次换药处理,根据患者伤口床变化,选择正确的敷料填塞,配合全身治疗及加强基础护理,患者骶尾部压疮完全好转。

4.讨论

4.1本例护理难点在于:患者高龄,营养状况差,压疮面积大,且存在长潜行,家属院外不规范处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并导致创面感染。

4.2抗感染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需足疗程,多疗程,否则极易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在一疗程完毕后,压疮愈合欠佳,延缓了病人恢复的时间。细菌培养监测忧显重要。

4.3营养支持治疗:在治疗期间,因患者心理因素等情况,影响进食,导致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出现缓慢,与药物营养相比,饮食营养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5.结论

从压疮的管理、预防、治疗方面综述了压疮临床护理的进展,提出早期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发展的关键。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的治愈率。更多还原本案例护理体现出针对性,全面性,对于压疮及预防压疮而言,局部换药并不能满足病人整体需要。压疮不单单只是皮肤组织缺失,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

6体会

根据本次病例的转归,体会全面护理及治疗在压疮愈合中缺一不可,伤口敷料的选择及用药指导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许彩云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06

[2]仇铁英;黄金“TIME”原则在伤口床准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