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中电力技术的应用分析孙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调度运行中电力技术的应用分析孙方

孙方徐晓红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基础资源供给企业,集中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高素质的专业工作人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体制变革,在电力企业内部也开始进行技术变革,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供给,就需要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运行方面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并且根据全面的技术分析,综合的应对在电力系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中就针对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电力技术的应用分析方面开始全面的综合叙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

1电力系统调度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1设计数据库结构

在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中,可以将系统的数据库分为实时数据库和实时关系库两种,所谓实时数据库,就是指工作人员和调度员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调度操作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的记录。而所谓实时关系库,就是指在调度活动中,系统对业务处理情况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计算结果,也就是数据库的相关统计情况的集合。

1.2数据库运行

所谓数据库运行,就是指调度管理的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规律,首先调度员要在系统的页面内根据调度需求生成操作票,并对该票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系统的操作票填写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操作票的填写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由于字迹问题导致的操作票误读,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错票率和废票率。

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充分的考虑计算机的调度计算特点,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动作:(1)首先,要根据计算机以及调度系统的实时性的特点,对其进行数据的填写;(2)其次,要充分的发挥系统的同步切换功能,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协调管理;(3)再次,要在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计算后做好归零处理;(4)最后,要在操作票的产生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反复核对。

1.3安装EMS高级应用软件

所谓EMS高级应用软件,就是一种在线对电力调度问题进行状态的评估和计算的软件,这种软件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以更加精确的实现对当前系统进网络拓扑的计算,避免了由于传统的运算方法导致的数据误差。

2雷电定位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

由于电力自身的属性特点决定了其在运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雷电天气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调度工作中,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于雷害天气的预防。因为雷电不仅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故障问题,给电网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关科研单位研发了雷电定位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通过对大自然的雷电情况的统计和接收,实现雷电相关信息的共享,并以此来指导电力系统的运行。

2.1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1)首先,指导已存在的输电线路的故障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对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故障抢修人员更快速和准确的锁定输电线路的雷电故障位置。由于雷电故障一半多发生在山区,地势比较复杂,在雷雨天气中具有一定的查找难度,并且如果不能及时的抢修和维护,将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系统指导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点的查找:以往,每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跳闸,根据故障,所以通过对雷电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故障的抢修速度。

(2)其次,可以指导判断线路跳闸的雷击相关性,也就是说在系统发生跳闸故障后,可以根据雷电定位的结果来分析是否存在雷击原因,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准确的查找故障原因。

(3)再次,可以根据雷电的实时动态做好事故的预防,也就是说在雷电天气,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雷电的定位技术实现更加准确的雷电故障的预测。

(4)最后,雷电统计分析功能,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大量的定位信息和结果对于雷电故障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以便做好性格的线路改造。

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3.1高压直流输电(HVDC)

HVDC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技术的考虑,在远距离输电时,采用HVDC更经济,而且不受稳定性的限制,可以改善两端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乃至整个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由于直流输电不要求两端交流系统同步,可以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不同步甚至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网连接。

3.2柔性交流输电(FACTS)

FACTS主要是采用现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柔性控制(即可连续、快速、灵活和重复控制)和优化协调控制,从而提高其可控性和传输能力。FACTS控制器已有数十种,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发电型、输电型和供电型3大类,但共同的功能都是通过快速、精确、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变量,从而增强交流输电或电网的运行性能。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简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在全国电网处于试用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通信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它可以实现如下功能:保护和重合闸、四遥、电度采集、五防、故障录波,而且还可以实现专家系统。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全集中式阶段、大RTU阶段、分层分布式阶段。

4.2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现在所采用的大多是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以新型的面向间隔的设计代替了传统的面向功能的设计,将数据采集装置(IED)安装在开关设备上或离开关设备较近的地方,再通过专用的通讯网相连,实现数据共享,将数据传输至监控机和工程师站,在整个变电站的层次上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二次系统及控制信号屏的设置,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4.3对调度运行工作的要求

正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具有上述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大量地应用于电力生产中,这就对调度运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主设备的运行监视、调整操作、保护投停、事故处理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有所不同,这将成为调度人员研究的新课题。

5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5.1电力市场化运营的必要性

现代电力系统随着向大规模化、自动化的发展,又出现了市场化运营。竞价上网仅是一个表面现象,电力做为一种能源,必须要与其他能源产品争夺市场的份额,为了在大市场中生存,电力系统必须要实行市场化运营。

5.2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的作用

电力市场的运营归根结底是要实现:由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机构按照一定的市场运营规则,组织市场各成员,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发、输、配电的服务。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系统。电力市场中的不同机构和成员所需要的运营技术支持系统是不同的,调度运行人员最关心的是用于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中心)的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EMOS)。

5.3EMOS的组成

EMOS是融电力市场交易管理系统、电网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考核与结算系统、电能计量系统、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软硬件运行支持平台于—体的电网商业化运营综合技术支持系统。

5.4调度人员在电力市场运营中的作用

在电力的市场化运营中,全体调度人员都应当加深对电力市场的认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系统为保障,加以实时的调度交易,保证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实现市场各方的生产利益最大化。

6结语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电力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所采纳,促进我国电力调度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建辉.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

[2]杨永强,邓正涛.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作者简介:

孙方,男,1987年10月生,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国网咸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地区调度班工作,从事电力调度专业。

徐晓红,男,1982年11月生,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国网咸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地区监控班工作,从事电力调控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