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幸存者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妇科癌症幸存者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

刘永琴胡雅静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癌症幸存者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妇科癌症幸存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64例,分别采取常规干预与延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性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妇科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性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科癌症幸存者;延续护理;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72-02

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延长,使得幸存者的数量逐渐增加。我院在对妇科癌症幸存者的干预中,引入延续护理干预,现对其具体实施方法及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妇科癌症幸存者中选取12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年龄为(48.62±5.47)岁,其中34例为宫颈癌,22例为卵巢癌,8例为子宫内膜癌。研究组64例,年龄为(47.81±5.55)岁,其中30例为宫颈癌,24例为卵巢癌,10例为子宫内膜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干预手段,即在出院时为其提供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通过电话、门诊等方法(首次3月,以后每半年1次)对患者的病情、复发等进行随访。研究组则由主管护师以上3人组成干预小组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除电话、门诊复查指导外,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周为患者提供1次相关知识的定期推送与互动,每月对患者病情进行1次随访监测。干预内容如下:

1.2.1监测复发:主要对幸存者监测复发为主要目的。对常见并发症、女性基础保健、及体格检查等进行讲解,同时告知幸存者监测复发的重要性。

1.2.2症状管理:(1)性功能障碍:因妇科癌症及其相关干预治疗都会对其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使得超过50%的幸存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而这也是导致幸存者生活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患者出院前对夫妻同时进行指导,告知其性生活开始时间,如早期宫颈癌患者,嘱咐其出院3个月后门诊复查,在确定伤口完全愈合后再指导其进行性生活。通过门诊复查时或电话与其进行性生活的讨论,主动提及性生活的相关问题,引导幸存者诉说自己遭遇的问题,并给予其相应的指导。(2)淋巴水肿:超过36%的妇科癌症幸存者都表现出淋巴水肿。淋巴水肿可导致幸存者出现行动不变、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为此,在随访过程中及时对幸存者是否淋巴水肿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出现早期症状的情况下,指导其通过加压疗法(弹力绷带、弹力袜)、手法淋巴引流、运动锻炼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控制。(3)更年期症状:在干预期间引导幸存者通过转移目标或者放松心情等方法来调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提供激素替代治疗来改善其更年期症状。

1.2.3生活方式干预:根据幸存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计划,每周坚持累计150min中强度的运动,或者每周进行60min的高强度运动;针对肥胖或者超重的幸存者,还应当适当增加运动量。结合幸存者的饮食喜好,为其制定健康膳食摄入表,告知幸存者在康复期间营养因素的重要性,嘱咐其坚持按照膳食表的要求补充每日所需营养,且尽量以含有丰富营养的新鲜蔬果和有助于免疫功能提升的食物为主。

1.3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运用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对比。(2)运用性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比较[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值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QLQ-C30测评结果为(60.53±10.42)分,干预后QLQ-C30测评结果为(71.52±10.63)分;研究组患者干预前QLQ-C30测评结果为(60.71±10.14)分,干预后QLQ-C30测评结果为(80.56±12.42)分。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为(20.37±6.01)分,干预后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为(24.80±7.07)分;研究组患者干预前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为(20.61±5.43)分,干预后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为(30.27±5.67)分。两组患者干预后性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癌症幸存者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其主要是指从确诊为癌症开始到生命结束这段时间的所有癌症患者均属于癌症幸存者[2]。由于妇科癌症幸存患者仍然需要坚持放化疗、药物等干预,为此,即便是出院后仍然需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督管理。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借助一系列行动计划制定,保证患者在不同的条件、地域基础上均能够获得响应程度的延续性照护。本研究结合妇科癌症幸存者的特点,从监测复发、症状管理以及生活方式干预三方面建立起了相应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实施干预,不仅较好的实现了对幸存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实现了对幸存者疾病发展、转归进行监测和管理。根据结果来看,研究组干预后的性生活质量与性生活频次测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表明对妇科癌症幸存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聂俏,吕宏英,冯素文.杭州地区宫颈癌幸存者膳食结构改变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与康复,2018,17(06):24-27,32.

[2]毛钧,孙凌云.癌症幸存者问题在美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480-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