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析李翠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析李翠玲

李翠玲

红河州元阳县图书馆662400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管理模式伴随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知识管理作为创新型管理模式,与图书馆有机融,为其发展带来机遇。本文通过探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影响内容,旨在推动我国图书馆良性发展。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地,是当今传播、保护、存储知识重要场所之一,其知识管理能力,关乎图书馆长远发展。然而,当今图书馆发展脚步较快,对图书知识管理带来压力,若知识管理模式停滞不前,将影响图书馆有效发展,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基于此,为了使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有效推进图书馆长远发展,探析图书馆管理创新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探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创新

首先,知识管理创新。知识管理深入图书馆流程、管理方法与运营理念各个层面,知识管理创新,有机整合各类知识,统筹相关图书馆管理资源,通过知识累积,结合先进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内容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知识管理创新更富成效,有效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

其次,传播途径创新。图书馆作为向社会提供丰富知识的场所,迎合时代发展,借助图书资源丰富多变形式,创新传播途径,使知识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更富价值。例如,迎合时代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创设“掌上图书馆”,使用户得以打破时间、空间、地域局限,随时接收图书馆知识传输,使人们同图书馆形成高效交互,提升知识管理创新有效性。

最后,知识服务创新。传统图书馆管理侧重对知识载体进行管理,确保管理科学高效,在知识管理创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做到虚实结合,做好人性化管理服务,通过接收图书馆受众服务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保障,确保服务对象可顺利接收图书馆资源,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有效创新[1]。

二、探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创新型管理模式,最初由思想意识构成,以此为引导作出管理创新实践,实践内容为管理创新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协作模式。从整体出发思考知识管理体系,以功能性、服务性及内容差别为基础,有效调用管内不同领域知识管理资源,避免出现管理死角,通过协作模式,实现管理有效性,降低管理复杂性,强调“共同超越”知识管理理念,通过协同模式,提升管理团队凝聚力,共享管理资源与激励机制,使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共同奋斗、团结一致,达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目的,为推动图书馆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事物模式。在事物模式落实过程中,“规范知识”应用价值较为突出,确保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统一、公平、公正氛围中,依照图书馆知识管理发展需求,规范知识管理目标,突出图书馆核心业务,确保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理念,在“规范知识”体系中,得以有效落实。通过事物模式,落实业常规化管理形式,调动不同工作领域中,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注入新鲜活力;三是专家模式。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利用先进管理技术,推动管理创新有效落实。图书馆应注重专家模式,启用高效优质人才,注重“名人效应”,激发“专家”特殊群体潜能,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发展,使图书馆受众,可以感受到知识管理有效性,乐于接受图书馆优质服务,提升图书馆受众满意度,确保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科学高效。

三、思考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方略

(一)通过管理集成化落实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

集成化管理系统,是指图书馆知识管理在有限资源下,以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方法、观念及管理资源为基础,作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计划,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协调、指挥、控制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方略,通过集成化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系统建构,确保图书馆发展、观念革新、方法变革均处于同一体系中,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有序发展,且保持统一发展进程,使管理创新更具实践价值,达到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高效发展目的。为了确保集成化管理系统建设更为科学,应以优势互补为导向,将图书馆知识管理分为若干要素,以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为基础,探析要素间各自发展优势或劣势,构建科学高效集成体,实现管理优势最大化,或形成劣势弥补集成体,消减管理不足与消极影响,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资源协调共享,提升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能力[2]。

(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框架,以图书馆知识管理房展实情为基准,科学规划管理质量控制方略,通过明确职责、确立质管方针使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有效落实图书馆知识管理目的,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通过质量管控,可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作出灵活调整,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图书馆知识管理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达到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目的。例如,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结合馆藏性质,通过编码化显性知识管理经验总结,得出编码质量控制体系,充实图书馆管理技术。伴随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化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图书馆意识到建设数据库、信息技术互动平台重要性,同时以此为出发点思考知识管理创新实践质控体系,确保知识信息管理、存储、调用均符合图书馆发展需求,为知识有效调控奠定基础[3]。

(三)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施行目标制

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具有针对性,以图书馆发展实情为基础,创设管理目标,凸显服务性与人性化,使管理目标得到顺利落实,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介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属性,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科学创立图书馆知识管理阶段性目标,以获取成果为总体目标,使图书馆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管理阶段目标,登上创新管理高峰,完成既定管理成效,达成图书馆管理创新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实践主体是工作人员,为此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充分尊重员工个人发展需求,以图书馆发展规划为方向,培育员工知识管理意识,为营建知识型管理团队奠定基础,使知识管理目标得以在工作人员中顺利落实并有效实践,避免出现知识管理闭塞消极现象,引导员工在知识管理意识理念下,涌入管理创新浪潮中,使图书馆知识管理更具有效性[4]。

结束语:

综合上述,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重要场所,伴随时代发展,应意识到管理创新重要性,通过知识管理模式、内容、目标创新,使图书馆管理得到有效发展,与社会需求融为一体,提升知识传播效率,达到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良性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冉,茹海涛,卿蔚等.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参考咨询业务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5(3):89-92.

[2]朱书阳,施国洪.基于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知识管理传导模式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185-189

[3]黎小兰,朱书阳,张同建等.图书馆知识管理究竟要管理什么?--兼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三级传导机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4-7.

[4]胡菊芳.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