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刘祯

刘祯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34000湖北/荆州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冠心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满意度为97.5%,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冠心病;应用效果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冠心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表明[1],采用有效地护理措施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就诊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1.58±2.64)岁;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98±2.8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用药指导等相关内容。

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以责任护士为领导,以护理人员为组员,成立护理小组。(2)护理小组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评估。(3)根据护理小组提出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准备相应的抢救物品,如药物、仪器等。(4)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政策,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往往不愿意配合临床治疗,甚至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可以采用一对一讲解、宣传册以及视频播放等方式,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基础知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正确认识冠心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疏导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的方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比如若出现疼痛的频率增多,且疼痛程度加重时,应准确向医护人员描述自身感受,以便医护人员能够进行及时处理。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食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适量摄入豆类等食物,叮嘱患者禁止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喝浓茶及咖啡,若患者出现便秘现象,必要时可为患者使用缓泻剂。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情况满意的患者共40例,占97.5%,对照组共28例,占68.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x2=12.4034)。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者是阻塞,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采用有效地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护理人员主要是依据医生的嘱咐实施相应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够保障患者的基本需求,但却无法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有限。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患者提出要求之前,通过自身敏锐的观察及其护理经验,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并提前预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中,针对冠心病人进行具体的护理过程中,主要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使患者正视疾病、接受疾病,进而积极治疗;通过病情观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饮食护理,能够患者机体所需的营养,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因此,这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满意度为97.5%,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荣霞.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08:84-85.

[2]张晓刚,陈玉琴.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589.

[3]莫薇.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3:7-9.

[4]魏红霞.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3:42-43.

[5]刘新姿.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解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