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基础设施的改造方案符积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关于通信基础设施的改造方案符积磊

符积磊陈健康时磊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4

摘要:在传递信息过程中,通信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载体和媒介,在交易成本与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对消费者的习惯与使用模式等产生相应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通过加大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力度,有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当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通信基础设施;改造方案

前言

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了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需要,本着站址资源统筹共享、选址布局优化合理的原则,对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改造。

1、改造背景

为了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201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枟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枠提出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原则上不再自建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建设,铁塔公司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能够共享的原则上不再新建。并重申传输杆路、管道改造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已有的共建共享要求、程序、标准执行。

1.1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指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分为2G、3G、4G三代,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除具有通话功能外,还引入了短信功能,但因为速度缓慢,只适合传输低量的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信息,它的代表特征是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不仅兼容2G及3G网络的全部功能,同时又能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信息,4G网络能够以100兆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家用宽带(4兆)快25倍。

随着4G网络高速发展,基站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在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2G、3G及4G共存的局面,多网络共站,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已经成为了主要建设方式。

1.2固定通信

固定通信(Fixedcommunication)是指通信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主要通过电缆或光缆等线路固定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的用户间相互通信。固定通信业务包括:宽带网络、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IP电话业务、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等。

固定通信网络为行业传统网络,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用户的不断普及,行业内开始产生固定网、移动网融合(FMC)及移动网替代固定网(FMS)的趋势,最终实现用户在多种通信网络中自由转换的局面。

2、改造原则

本次改造共分已建基站及新建基站两个层面。

2.1已建基站

(1)对改造范围内已建的共建共享基站满足站距、道路网、用地性质等要求的予以保留。

(2)对改造范围内已建的独立基站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出中心站及其他站。在中心站300米覆盖范围外的基站及其他站规划采取增加高度或增加平台方式整合成共建共享站。

(3)在中心站300米覆盖范围内的基站需进行整改。

2.2新建基站

(1)新建基站均为共建共享站,基站的选址应该尽量符合标准的蜂窝布局结构,即在同一类型区域内(密集市区、一般市区、城市边缘区等),基站分布尽量均匀,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

(2)站间距依据区域的用地性质、发展程度、人员密集度、话务量等因素分为三个等级区。根据区域的特点和建筑物的特性,站距可进行适当调整。站距设置:Ⅰ等级区(密集市区)200-300米;Ⅱ等级区(一般市区、新建区)600-800米;Ⅲ等级区(城市边缘区)800-

1200米。

2.3基站优化

(1)优化是将各运营商已建的独立基站拆除,其设备迁移到三家运营商共建共享基站上,再通过调整天线的角度、增加高度等技术措施来保证对原区域的覆盖要求。

(2)如优化后采取技术措施无法保证对原区域覆盖要求,对移动通信网络造成影响的,可进行改造补点。

3、改造方法

对于本次改造方案,要求居住区推荐采用庭院灯型、仿生树型、方柱型、假石型。行政办公商业聚集区推荐采用显示屏型、空调型、墙饰型,屋顶装饰型。基站选址于道路、广场用地时,推荐采用灯箱型,都市站、路灯型及广场灯型。工业聚集区推荐采用景观塔、美化杆形式。公园风景区推荐采用仿生树型、假山型。当前,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体发展战略。但是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和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3G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以及新兴的4G网络的不断发展,设置了大量的通信基站,其中80%为传统基站,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四角塔式基站整体为钢制铁塔,由于主要作为宏基站使用,基站天线位置比周围建筑物高出8~20米,四周50米半径范围内无明显阻挡,所以四角塔站十分突兀,与周边城市环境极不协调。屋顶式基站为设立在建筑物上的基站,多数为钢制支撑结构用以悬挂天线。虽然屋顶式基站体积较小,并且处于较高的建筑物上,但是为了较好的信号效果,基站往往处于建筑物边缘,与建筑物立面不统一和谐,对城市景观构成一定影响。现有的路灯杆、仿生树等新型基站形式,由于基站结合其他设施设置,达到了集约用地的效果。并且伴随着装饰性、隐蔽性材料的使用,以及结合周围的环境、景物,使得基站与周围的景观协调一致。

本次改造确定了居住区应当优先考虑设置在非居住建筑上,推荐采用庭院灯型、仿生树型、方柱型、假石型;行政办公商业聚集区建筑物比较密集,景观要求比较高,应当优先考虑依托建筑物设置,使之成为建筑物本身装饰的一部分,融于建筑物之中,推荐采用显示屏型、空调型、墙饰型,屋顶装饰型;基站选址于道路广场应合理利用道路绿化带及广场公共设施统一设置,推荐采用灯箱型,都市站、路灯型及广场灯型;、工业聚集区应考虑厂区性质、建筑物特点、周围环境等因素,推荐采用景观塔、美化杆等形式;公园风景区设置基站须充分考虑公园风景区景观特色,推荐采用仿生树型、假山型。本次改造确定了居住区、行政办公商业聚集区、道路广场、工业聚集区、公园风景区等典型区域的美化形式,各区域美化形式可结合使用。

4、结语

本次对于通信设施改造方案满足城市信息化需求,积极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快速合理的建设,建立可提供基础话音业务和各类高速数据业务的通信系统,为多网络建设提供支撑。同时,加强对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的管理,维护移动通信用户、社会公众和通信运营商的权益,保证实现基站合理规划及有序建设,规范和保障移动通信网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富章.关于通信基础设施有关问题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2):163-164.

[2]肖清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建议[J].移动通信,2016,40(7):9-11,16.

[3]张海涛,汪颖,周双波等.我国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问题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0,40(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