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王萌

(北京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27)

摘要:目的将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用于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组研究,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2组行针灸治疗,1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与2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1组总有效率为96.77%,与2组80.65%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用于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面神经受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康复功能训练;针灸;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主要特征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面神经麻痹发病病因与感染、先天创伤、肿瘤切除等因素相关,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运动功能丧失、眼睑闭合不全[1]。面神经麻痹可造成患者听觉改变、味觉减弱,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遗留面瘫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将康复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用于面神经麻痹治疗中,旨在研究其疗效。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进行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共62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分为1组(n=31)与2组(n=31)。1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19~67岁,平均(42.68±9.13)岁。2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0~68岁,平均(42.65±9.11)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不大(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Portmann评分≤12分;患者年龄≥18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康复锻炼配合依从性较差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对本研究不同意者。

1.3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各100mg,行肌注,1日1次,持续治疗10天。之后给予呋喃硫胺口服,50mg/次,1日3次,治疗10天,给予泼尼松口服,30mg/次,1日1次,治疗3天,给予地巴唑10mg/次,1日3次,持续治疗2至4周。

2组给予针灸治疗,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足三里等穴位行针灸,采用0.35×40mm针,平刺0.3至1寸,间隔10分钟行针1次,1日1次,初始行泻法,治疗1周后行补法,结合艾条灸,留针30分钟,持续治疗7天。

1组在2组基础上实施康复功能锻炼,(1)面部按摩:双手拇指内侧炎眉毛至头顶,由内到外缓慢行揉、捏、推、拉等手法按摩,嘱患者闭眼,沿眼轮匝肌进行揉捏按摩。拇指于下眼眶朝上推眼睑,四指对患者笑肌、下颚、颊肌等进行揉捏推拿。(2)面肌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抬眉、皱眉等训练,指导进行闭眼皱鼻、提上唇、咧嘴等面部肌肉运动训练。嘱患者先进行噘嘴随后咧嘴,可训练口轮匝肌、笑肌。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2],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好。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面部表现无异常,露齿、鼓腮等有轻微?斜;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口角、眼睛有轻微?斜;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与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

观察表2可知,1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与2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

3讨论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临床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嗜神经病度感染相关,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为面神经水肿,可能出现神经断伤,造成面神经内压出现变化。西医理论认为,面神经内压与神经水肿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对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减轻面神经受损,但效果欠佳[3]。

中医理论认为,面神经麻痹与正气不足、体虚相关,邪风入侵头部与面部筋络,使得静脉失养、肌肉不收,进而引发此病[4]。中医针灸近年来在临床使用广泛,通过针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升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促进肌纤维主动收缩。通过针刺可促使肌肉主动舒展、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改善神经缺血现象,进而对受损肌肉、神经进行修复[5]。此外对患者进行针灸,可有效促进神经水肿吸收,减轻炎性反应,对神经受压迫情况进行缓解,促进神经自我调节,进而起到修复神经的效果。结合康复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面部肌肉运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后,其Portmann评分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也明显提升。提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功能锻炼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理想,可修复患者面神经损伤,恢复面部肌肉运动,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桑,吴晓丹,林冠宏.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36-438.

[2]童兵.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85-86.

[3]胡科.针刺配合中药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46-247.

[4]要国宝,王文琴.穴位敷贴结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95-96.

[5]陈付合.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8):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