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大班额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常态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基础教育大班额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常态化教学

赵燕

赵燕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大班额的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难以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学生有差异的发展需求,使得翻转课堂形式化。本文将指出翻转课堂是学生真正收获个性化教育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翻转课堂实施中传统观念束缚、形式化等问题的阐述,分别从学生、教师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操作性建议,由此来展开翻转课堂常态化的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个性化学习;

一、引言

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多种弊端,比如,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强调学生学业成绩而对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学生无法真正实现自主发展[1]。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大班额背景下的翻转课堂若要保持持久性,困难重重。因此,如何使翻转课堂真正常态化是我们当前需要反思并解决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模式常态化理性基础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一般理解

“翻转课堂”来源于对“flippedclassroom”的翻译。“翻转”之意即体现为传统的“课上知识吸收、课下知识内化”的教学流程的颠倒,使之变为“课下知识吸收、课上知识内化”,进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落在后面的学习;是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的学习;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2]。

(二)常态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常态化教学是一种自然、真实状态下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在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干扰下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日常化的教学过程中,用智慧的头脑把“重复”的事情同异建构,使“教”和“学”的常规化具有智慧和灵动[3]。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常态化的基本特征[4]。

三、大班额背景下实施翻转课堂面对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课改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新的课程则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难道教师转换了教育教学观念并付诸实践,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有少数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到课堂中,并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与快乐。可有些则一脸茫然,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该干什么;有些则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有些甚至问题不清,说题外话。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不乐观

大部分学生对新颖的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热情,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实施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实际操作层面,翻转课堂的实施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处于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大班额教学,更是如此[5]。大班额教学最显著特征是班级规模大,教师应付日常教学任务已精疲力尽,很难抽出时间依据学生的反馈去个别指导。

(三)大班额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走形式”,教师无法正确地转变教学观念

自翻转课堂实施以来,很多学校倡导过、开展过,但都只是偶尔的,并无系统进行。学校领导倡导的那段时间,大家是激情澎湃,过后,也就烟消云散了,还是回到过去单方面追求成绩的教学中去。同时,教师自己认为没有很高的能力,平时教学任务多而杂,在大班额教学中,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埋头批改学生作业,周末还有开会、家访等琐事,根本就没有时间。

四、大班额背景下翻转课堂常态化的操作性建议

(一)尊重鼓励学生,促使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陈旧、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合作探讨、主动求知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自主学习者,那么教师就会从专制主义、权威主义的怪圈中走出来,以知识的探索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去,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和对翻转课堂的理解

为了有效实施翻转课堂这个个别化教学,我认为,个别化指导的全部过程与效果得以有效进行和保障的关键因素,乃是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和对个别化教学的理解[6]。”这就要求学校在正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前,一定要对师生进行教育及培训,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并树立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理论修养。

(三)教师要采用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组织形式

很多研究个别化教学的学者认为,对于个别指导在课堂上的应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形式、教学组织策略、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等方面尽可能地照顾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为他们全面发挥各自潜能和特长提供新的机会和途径[7]。教师应在考虑学生特点、具体教学情境、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个别化教学情境,采用适应自己班级学情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班级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确保大班额翻转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五、总结

大班额翻转课堂的实施若是缺乏一套实施翻转课堂的方法,仅仅从表面上理解翻转课堂并把它硬塞到大班额的课堂中,就会给人带来一种“走马观花”、华而不实的感觉。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个别化教学,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问题,更多的是体现着整个教育理念的更新。由此而带来整个教育体制、形式、模式和方法的改变和革新[8]。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一点一滴做起,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发生转变,一步一步地将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宋永刚.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2]张跃国.透视“翻转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12(3).

[3]优质教学常态化[EB/OL].(2009-8-29).http://www.Shuxue.net/Article_Show2.

Asp?ArticleID=1576

[4]课堂教学“常态化”究竟是什么样[EB/OL].(2011-09-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6186d0100wlc9.html

[5]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教学实践与研究,2012.7(306)

[6]包娟丽.突出个别化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35.

[7]王清.大班额背景下个别化教学的行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3.5.

[8]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作者简介:赵燕(1988.4.4——),女,27岁,汉族,籍贯山东泰安,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