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霍城县开干巴斯锰矿区地质特征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新疆霍城县开干巴斯锰矿区地质特征浅议

梁清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三队伊宁835000)

摘要:新疆霍城县开干巴斯锰矿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霍城县北西320°方位,距霍城县直线距离约65千米,开干水系上游,行政区划隶属霍城县管辖。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物化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区内已发现的锰矿化带、锰矿体为重点,兼顾铜多金属矿化线索,采用地质测量、物探、槽探、钻探等方法手段,初步了解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初步了解锰、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变化及矿石质量特征。并对优选出的磁异常开展三级查证,以期发现矿化线索,对矿区资源潜力和矿床远景做出评价。

关键词:新疆霍城县;开干巴斯锰矿区;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前言:新疆霍城县开干巴斯锰矿区属高山区,海拔高度3250-4150米,相对高差800米,地形切割强烈,切割深度在400-800米左右,工作区地势北高南低,沟壑交错,全新统、更新统及冰雪坡积岩石覆盖严重。属大陆性高山气候,矿区雨雪充沛,1月最低气温可达-19℃~-38℃,7月一8月最高气温可达15℃,6—7月雨季,每年9月至翌年6月底为封冻积雪期,冻土层厚约0.8米。最佳工作时间6月中旬-9月上旬。以游牧业为主,无永久居民。居民以哈、蒙族为主,一般6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入工区从事游牧。区内工矿企业不发达,属经济较落后地区。生产、生活物质均由霍城县或清水河镇运往61团再经过马匹驮运至工作区。全面收集区内已有的地物化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运用中大比例尺地质测量、物探、槽探、钻探等方法和手段,初步查明锰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形状、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情况,对矿区找矿远景做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开展普查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一、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地质工作以区域地质调查、路线找矿和矿点评价工作为主,对一些有远景的地质找矿靶区,受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和交通运输等原因的影响,勘查工作投入有限,再加上冰碛层厚、构造复杂、岩石破碎,深部重型工程施工困难,地质勘查工作仅停留在矿点检查评价的工作程度。

二.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中奥陶统奈楞格勒组和第四系现代冰川堆积物。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Qnkr)主要出露在矿区北部及中东部,主要岩性为角砾状灰岩、条带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中奥陶统奈楞格勒组(O2n)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主要岩性为泥质砂岩、中粗粒砂岩夹细砂岩,面积不大。全新统(QH)、更新统(QP)分布于山涧洼地及河谷中,主要由冰川冲积物及大量破碎岩石组成,碎石、砂土组成。

三.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大断裂主要位于博罗科努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靠北部,区域上北西向加尔巴盖断裂(科古琴山大断裂)从矿区北部通过,该断裂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该组构造的多期次活动为成矿元素的富集和迁移提供热流通道。从断裂空间分布上分析,靠近晚石炭世沏巴热尔恰壳幔源序列接触带两侧岩石极其破碎,蚀变强烈,以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该组断裂严格控制了本区成矿物质的带入和带出,主要为控矿容矿构造。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分析矿区发育有多种次级小断裂,由于冰川及冰川堆积物覆盖严重,断裂位置和性质很难查清。

区内发育北西西向、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控制了地层的展布和矿化带的产出,具明显的控矿容矿构造。

F1断裂(加尔巴盖北断裂):分布于矿区北部,为正断裂,东西向,延伸5千米以上,使早古生界中奥陶统奈楞格勒组地层与岩体呈断层接触关系,向北部被冰雪覆盖。

F2断裂(加尔巴盖南断裂):分布于矿区南部,与F1平行,延伸5千米以上,控制了地层的展布,东西向分布。

F3断裂: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北西西-北西向,向东走向为东西向,延伸2千米以上,使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与早古生界中奥陶统奈楞格勒组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控制了矿化带的展布。断裂带中岩石非常破碎,呈碎块状和粉末状,岩石强褐铁矿化,黄铁矿发育。

F4断裂:分布于矿区南东部,与F3平行,延伸2千米以上,为导矿容矿构造。

此外在矿区中还分布一些小的层间断层,分布于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中。

四.岩浆岩

矿区范围内大面积出露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肉红色二长花岗岩,呈不规则状侵位于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及中奥陶统奈楞格勒组地层中,岩体受北部北西向加尔巴盖断裂大断裂控制,总体形态呈北西西向展布,岩体与围岩接触面北东倾,倾角大于45°。岩性为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

五.变质作用

工作区内霍尔果斯岩体与奈楞格勒组(O2n)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Qnkr)接触带,发生强烈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白云岩、矽卡岩和角岩化等,与成矿热液有关的蚀变泥质粉砂岩蚀变强烈,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外接触带普遍发育矽卡岩化大理岩,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矿物组合为:方解石+钙铝榴石+绿帘石+石英;萤石+绿帘石+钙铝榴石+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绿帘石+萤石+钙铁榴石+石英+金云母。属角闪石岩相。接触变质岩成因类型为低压接触变质作用。主要蚀变矿物类型特征如下:

黄铁矿化:在矿区比较普遍,强度大,主要呈微细脉、浸染状致密出现,在含锰泥质粉砂岩中发育较高,可见黄铁矿、褐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呈星点状分布。

黑云母化:只出现在二长花岗岩体中,热液黑云母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交代岩体,蚀变黑云母呈显微似脉状或不规则团斑状交代基质,有时可见微脉切穿斜长石或暗色矿物斑晶。

绢云母化:在矿区较发育,在斑岩体的斜长石斑晶中见到绢云母细片。

六.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矿床成因

开干巴斯锰矿床的形成与蚀变泥质粉砂岩及隐伏构造密切相关,并随之有沉积灰岩形成,蚀变泥质粉砂岩产于灰岩地层中和岩体接触带上,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碳酸盐化是本矿床中围岩蚀变的主要类型,此外有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

矿体产于泥质粉砂岩中,但在追索圈定矿体边界时,矿体与粉砂岩层理清楚,因此矿体与蚀变粉砂岩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

综上所述,根据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出特征以及矿石类型、矿物的共生组合等因素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热液型锰矿床、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2.控矿因素

2.1、地层控矿

开干巴斯锰矿床的矿(化)体受蚀变泥质粉砂岩严格控制,矿(化)体赋存于粉砂岩的层理和岩石中。

2.2、构造控矿

受区域博罗科努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和加尔巴盖断裂的影响,区内碳酸锰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多沿构造沉积展布。北西向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岩构造和控矿构造,从而形成沉积泥质粉砂岩带;根据围岩蚀变特征,矿(化)体赋存蚀变泥质粉砂岩体中,而且蚀变泥质粉砂岩与灰岩、二长花岗岩接触面清楚并有摩擦平整迹象,接触带上岩石松散、蚀变为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

总之,碳酸锰矿化与蚀变泥质粉砂岩的关系密切,矿化的分布、规模、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化时代均受泥质粉砂岩控制。

3.找矿标志

开干巴斯锰矿化受泥质粉砂岩层控刑控制,矿化分布具有一定分带性,找矿标志主要有:

3.1、沿泥质粉砂岩带寻找碳酸锰矿化及锰结核是直接找矿标志;

3.2、地表铁帽也是直接找矿标志;

3.3、地表滚石中的孔雀石、方铅矿、闪锌矿也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3.4、寻找硅质条带状蚀变灰岩是铅锌的间接找矿标志。

七.矿区内伴生矿产综合评述

经过组合分析和多元素分析,矿区内的有用元素除锰铅锌外,还伴生有益元素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