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付文法

付文法(中共永城市委党校,河南永城476600)

中图分类号:D263.1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1-074-02

事业观,是指人们对事业的根本看法和对待工作的根本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曰:“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事业承载着人们的理想与信念,是在现实生活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平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干事创业的需要。正确的事业观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西方有句谚语:一只没有方向的船无论它漂流多远都是徒劳的。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要始终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前往的方向,也就是要清楚“为谁干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正确的事业观首先要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党的事业,与党的事业保持一致方向,说简单点,就是对党充满忠诚。对党忠诚是一种党性、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追求、是信念坚定不移的集中表现,是判断一名干部事业观的重要标志,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表现应有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党的干部身份,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待事业,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对待事业,立足本职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其次,要克服为一时一地一部门一事的狭隘的小团体意识。事业事业,干事创业,要干成事,要创伟业,决不能拘泥于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不顾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牺牲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只有心中装着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无穷动力,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最终也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

其次,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一要有准确适当的目标。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因此要通过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或许是很小很容易实现的目标),激发干好事业的潜能。二要有学习的榜样。孔繁森的“一腔热血洒高原”是激情,牛玉儒的“工作一分钟,创业六十秒”是激情,要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就必须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具有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所从事的事业的满腔激情,才能踏实勤奋.做好本职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第三,要对事业充满责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要有勇于负责的态度对待事业和工作。对事业充满责任是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必备素质,也是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品质,表率的外在表现,是事业观的综合体现。一是要知责。责任无处不在,知责才能思为,无论是社会人还是党员干部都有一定的责任,党员干部应该对党和人民负有责任。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尽职尽责,二是恪尽职责。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以高昂的状态,创新的姿态,踏实的作风,夜以继日的精神,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尽心尽责,扑下身子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敢于负责。每一名干部要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不断改进作风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在岗位上、责任中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在责任中体现事业观。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四,要对人民充满感情。得民心者得天下,实践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向上,不断向前发展。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对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去做工作。要在提高认识中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真正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与人民群众建立浓厚的感情,要在为民办实事中与人民群众增加深厚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要在深入接触中与人民群众增加深厚的感情。

第五,要正确树立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实践中,重在坚持正确认识政绩,坚持务实创造政绩,坚持科学评判政绩。坚持正确认识政绩。甄别异化政绩。警惕错误政绩观。如重个人轻集体,把政绩私有化;重升迁轻事业。把政绩官本化;重形式轻实效、把政绩虚假化;重对上轻对下,把政绩功利化;重眼前轻长远;把政绩快餐化等。坚持务实创政绩,执政为民创政绩,科学发展创政绩。处理好“唯上与唯实”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作风务实创政绩。要弘扬务实精神,踏实创业,要强化公仆意识廉洁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