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强管理措施降低配电线路损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通过加强管理措施降低配电线路损耗

董婷婷刘志斌孟欣闫瑞瑞

国网吕梁岚县供电公司山西吕梁035200

摘要:鉴于在降线损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本文就如何在降线损工作中向管理要效益这一目的;目标管理就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并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

关键词:降线损工作;三对比;目标管理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减少电能在电网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利用效能,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许多供电企业主要是通过在负荷集中的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在负荷端进行就地分散补偿、对老式输变电设备进行不断更新等项目,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却往往忽视了规范制度、加强落实、提高工作效能等管理方法在降低线路损耗工作中的重要性,鉴于在降线损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本文就如何在降线损工作中向管理要效益这一目的,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线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各电力设备使所产生的电力和电能损耗。它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从发电厂出线起至用户电能表止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电能损耗电量=供电量-售电量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

线损具体可分为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他损失三部分。

固定损失:不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上接上电源,就要消耗电能,它与电压成正比。在实际运行中,一般电压变化不大,为了计算方便,这个损失作为一个固定值。包括: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铁损;调压器、调相机、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用户电能表电压线圈损失以及电能表附件的损耗;电容器等介质损耗;110KV以上的电晕损耗。

可变损失: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它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它包括:降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铜损,即电流流过线圈的损失;输电、配电线路的铜损,即电流流过线路的损失;低压配电线路的铜损;接户线和进户线铜损;电流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其他损失:固定和变动损失以外的损失。它包括:电能表超差、错接线等计量损失;用户窃电损失;变电所直流充电、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等设备消耗的电量。线损还可分为理论线损、技术线损、管理线损等三类。理论线损:是按照现实的输、变、配电设施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只考虑固定损失和变动损失,不考虑其他损失。技术线损:只考虑现实的输、变、配电设施技术条件下的的损失,不考虑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损失。

管理线损:由计量设备误差引起的线损以及由于管理不善和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线损。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环节中产生的电量流失。

1、实行线损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并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线损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指定线损的目标,关键是设定战略性的整体总目标。总线损目标的确定,是日常管理工作的起点,此后,下级的分项和个人的目标是构成和实现上级总目标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总线损目标、线路线损目标、个人的目标,彼此制约,融合成线损体系,形成目标连锁。它的核心就在于将各线路的指标予以整合,以目标来统合各部门、各单位和每个人的不同工作活动及其贡献,从而实现总的线损目标。

2)管理线损目标出台后,必须制定出完成目标的周密计划。健全的计划既包括目标的订立,还包括实施目标的方针、政策以及方法、程序的选择,使各项工作有所依据,循序渐进。管理线损要求时效性较强,否则目标难以实现。

3)管理线损与组织建设相互为用。线损是硬指标,是由组织制定、核准并监督执行的。组织上及时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由主要职能科室或业务精通的人员担当。确定被考核对象,普遍的提高人们参与管理的意识。认识到自己是既定目标的成员,引起人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实现制定的个人目标,从而实现部门单位的目标,进而实现总的管理线损目标。

4)必须有效的考核,奖罚方法相结合。考核、评估目标执行情况,是目标管理的环节。缺乏考评,目标管理就缺少反馈过程,目标管理的目的即实现目标的愿望就难达到。奖罚方法的正确实行,能很好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使他们的工作目的性加强。

2、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实时用电分析

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核算线损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上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通过理论计算,明确降损的主攻方向,为制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及确定指标提供依据。

3、加强供电合同的管理,正确运用法律手段

供电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是电力部门与用户之间就电力供应、合理使用等问题,经过协商,建立供电管理关系的一种协议。推行供电合同,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管理供用电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供电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总之,定好合同,妥善管理合同、用好合同,对于促进电力部门搞好安全经济供电,促使广大用户合理、节约用电都将起着良好的作用。

4、通过理论线损计算,查找存在问题。

根据线损理论计算结果汇总情况以及各元件、各环节电能损耗和理论线损率计算情况,与历次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和统计线损比较,分析判断电网结构、供电半径、电流密度、电能质量、潮流分布、运行方式、变压器的负载率是否合理,以及供、售电量结构变化对电能损耗的影响,管理是否到位等。查找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电网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潮流分布不合理的现象。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送电量使损耗增加;线路长期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而引起损耗增加;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绝缘子污秽等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②供电设备是否为淘汰型设备,淘汰型设备往往电能损耗大,效率低。如高耗能主变压器不及时更新改造,将导致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损耗加大。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增大,增加损耗。③通过分析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所占比例,来判断供电设备是否存在超载或“大马拉小车”现象。④通过分析功率因数和运行电压,判断系统无功补偿容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过补偿,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⑤分析电网的运行方式是否达到经济状态。⑥查找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是否存在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是否存在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

5、采用新技术

对于降低配电线损的工作,是集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技术性于一体的一种工作,相关工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是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后才有可能完成线损目标的。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能,就应积极采用新技术,研制新设备,使降线损工作环节变简洁而又有实效,譬如,河南煤化工集团鹤煤公司通过采用远程抄表系统,使工作人员达到了在任何时刻、不用出屋即可实时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使防窃电工作的开展难度大大降低。该单位采用此项新技术后,线损率相比往年,平均降低期4%,一年节电达200多万kWh,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6、结语

任何管理方法都需要不断完善,而动力就是创新精神,因此,应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来提高职工队伍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降低线损工作的开展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孔良,李珞新,祝小红,等.用电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99-202,347-354.

[2]祝小红.防窃电与反窃电工作手册[M].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6: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