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王青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王青波

王青波1王华杰2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871011XXXX浙江省绍兴市312000;

2.身份证号码:33068219900730XXXX浙江省绍兴市312000

摘要:改良施工现场管理的使用和建设项目优化措施,有助于提高项目现场的管理水平,从而及时解决运营计划实施中可能的风险和矛盾,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良好水平。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管理者需要能够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落实具体的优化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和项目设计要求使用它们,以提高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1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原则

建筑企业要加强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关注管理基本原则,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品牌形象和运营管理软实力,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有条不紊,有法可依,循序渐进。

1.1合理性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要从科学合理角度出发,狠抓落实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让所有参与施工现场管理的人员都能切实落实合理性原则。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过程中,管理科学化、施工规范化,只有这样持续改进,才能保障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1.2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

国际通用的ISO标准,这些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大量的行业都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有些先进企业已经关系到每一步的作业流程和动作时间,从根本上说,这些是施工现场在日常管理的行为基准。是企业要严格遵循的基本性原则。

1.3安全管理原则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宗旨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生产和安全两手都要抓,同等重要。生产工作前期,全面梳理生产特征,对生产要素做好有效的监管,提前识别危险源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解决措施,经事故的发展可能性无限降低到零。施工项目参与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要求穿戴劳防用品,在管控思路上,抓实抓紧,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基本安全准则。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提高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整体的好坏与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直接相关。首先,负责管理的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施工质量的意识,明白质量检验和公众的认可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具备决定影响力的,从而能够使建设和人员配备的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估,以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建设建筑,一旦发现施工质量较差立即重新改良并努力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二是要从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因素不仅包括人员技术,总的内容还有设备,信息,检验技术和检验等。通过技术交流,施工人员可以向高层人员报告各阶段的工程情况,快速应对施工过程中冒出的紧急问题和重要问题。在具体的工程开展中,质量控制过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作流程的质量是建设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本质,过程控制不当的问题很可能影响建筑整体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建设工程涉及到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材、工程解决方案和工作环境等所有方面,必须知悉并熟悉一个高质量的工作流程来克服和解决这些关键因素,使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每一个过程中,期间的每一步都必须得到完善和提高,这样才能防止在基础上出现问题,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良好衔接,进一步加强了整体工程质量的控制。在工程开展时,对已经完工的工作应做有效和全面的保全工作,具体的例子如在供需落实后应立即做好下一步工作的衔接问题,以及对接下来的工作是否有设备、仪器遗漏和工作流程会否受到天气、气候等环境影响的问题。在完成这项任务后,还应对工程进行例行的检查,对各种违规操作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防控,如果问题较为严重的,还应制定特定的方案来应对,此外,还要不定期地对工作人员和设备进行核验,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和业主的要求。(1)所适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和规范,并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每一件原材料都满足合法合规的资质要求,并满足施工要求和项目使用;(2)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彻底检查,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伤害到施工人员;(3)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其他规范的相关要求,在设计之初就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4)项目应严格按照图纸和具体施工过程执行,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既定的方案,且必须及时进行质量检验;(5)除了物质层面的工资和薪金,管理人员必须组织内部的谈话和其他形式的心理沟通,经常给予员工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归属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不断改善其工作条件,以鼓励员工使得其工作效率增加。

2.2监督并行

在进行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时,首先需要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的因素展开针对性分析,为后期提高避免相应的结果的出现奠定基础。一般而言,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分为:管理不严格、施工技术不到位以及施工方案存在漏洞等三个方面。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推动具体管理工作的展开。具体而言,在开展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由于施工管理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所以在实际的现场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串通的情形,进而影响到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由此,在进行必要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时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同步监督,防止出现串通情形。与此同时。监督并行管理方案的实施是需要从始至终坚持统一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的。由此开展具体的工作一定要切实履行本身的职责,最大化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并能够对施工质量的监督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在监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地推动监督制度的完善。

2.3加强作业设备与材料的管理

为了保持现场作业环境的清洁整齐,对于材料的堆放一定要严格管理,材料的存放与进场时间要严格落实好按序进行。通常需要制定施工计划,参考实际进度,从而调整材料进场时间安排,在执行过程注意动态控制,材料到位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避免材料堆积问题出现。另外,监督生产现场进展,加强材料利用率的考核,确保生产直接成本可控,从而改善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施工过程必须的相关设备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确保施工高效推进。最后,要指定专人按照计划要求对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监督维护工作,防止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保卫监督,避免出现偷盗或者丢失情况发生。

2.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复杂,危险因素很多,安全生产在管理上是第一位的,做好事前防控,坚决遏制安全事故。施工项目周期长,现场工作环节复杂,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处置不当,后果将是引发火灾或人员伤亡等悲剧。为了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工作小组。安全工作小组日常要加强安全意识和防护方面的培训工作,加强安全自主防护意识的提升。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安全施工规范,落实安全条件。另外,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按照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加强安全监督,保证安全生产顺畅推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与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改善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就要加强对现场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过程控制,提前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做好预防,施工现场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监控。只有不断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持续改进,才能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左晓峰.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居舍,2018(26):159.

[2]薛军涛.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6(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