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王媛陈侣林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监测结果,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患者共854例,发生医院感染9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6.74%,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根据目标性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nosocomialinfectiontargetedmonitoringresultsinintensivecareunit(ICU),toinvestigatetheriskfactors,andtakemeasurestoreducenosocomialinfectionrates.Methods:ProspectivelytargetedmonitoringsurveywasusedtoinvestigatepatientsinICUfromJuly2013toJune2014i.Results:Ofthe854patientswhostayedinICUformorethan24hours,theinfectionsoccurredin98case-times,withtheinfectionrateof11.48%.86.74%ofthepatientswerewiththe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DetectedStrainsweremainlyGram-negativebacteria,amongwhichtheAcinetobacterbaumanniiwasdominant.Conclusion:TheincidenceofnosocomialinfectionishighinpatientsofICU.Interventionmeasuresaccordingtotheresultoftargetedmonitoringcanreducethenosocomialinfectionrate.

Keywords:intensivecareunit;targetedmonitoring;nosocomialinfection

重症医学科是我院自2012年在原重症监护室(ICU)基础上成立的一个科室,入住该科室的病人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院平均水平。为了解我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对重症医学科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现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13年7月-2014年6月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的患者,共854例,其中男523例,女331例。患者转出重症医学科后追踪观察48h。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1]对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由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感控护士每日填写ICU患者日志,感控医生填写《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每周对患者病情等级进行评定,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每天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查看院感填报情况,进行监督,每月由感控医生进行院感数据总结,包括:病例(例次)感染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率,科室院感管理小组进行分析,并做记录,每季度小结一次,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1.2.2干预措施(1)全科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培训;(2)评估留置各种管道的必要性,及时拔除管道;(3)严格无菌操作,对呼吸机管道等一次性使用,如有污染及时更换;(4)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由科室管理小组及院感科监督执行情况。

1.2.3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2013年7月-2014年6月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的85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9例,医院感染率为10.42%,例次感染率为11.48%。总体呈下降趋势。

2.2医院感染发生部位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6.74%;其次是泌尿道,占12.24%;血液占1.02%。

2.3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5.31%,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12.2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1.02%。

2.4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感染51例,占79.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

3讨论

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严重,过多的侵入性操作会导致更多的医院感染发生,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会增加死亡率,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组资料显示,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高龄、长期卧床、基础疾病多、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较长、使用了超广谱的抗生素等。

目标性监测能量化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时地了解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趋势,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3]。在连续、系统性的监测过程中发现,通过长期不断地监测和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重症医院科的感染率2013年-2014年呈下降趋势(表2)。各项干预措施中以手卫生尤为重要。使用皂液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非常简单和有效的方法[4]。除常规干预措施外,为提高全院的手卫生依从性,我院还于2014年4月举办了院感活动周,旨在对全院职工包括医院护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活动周中特地举办了手卫生操作比赛,使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有了更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从资料中看出,次月的医院感染率较前有降低(表1)。

侵入性导管相关感染是目标性监测的重点,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5]。VAP是ICU较常见的医院感染,从资料中看出2013年12月VAP发生率较高(表2),采取床头抬高30-40°,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严格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后,次月起,其感染率逐渐下降。中心静脉导管在ICU得到广泛应用,但一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极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科通过严格无菌操作,置管首选锁骨下静脉,强调导管日常护理等措施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我科感染率低,可能与标本送检率低等有关。对留置导尿的病人评估导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及时拔除,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

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9.7%,其中又以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常见,占21.88%。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重症医学科中存在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这些均与患者病情危重,抗菌药物使用广泛,耐药菌株产生增多有关。

目标性监测是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6],实行预防为主,能及时掌握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发现院感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

[2]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56-178

[3]陈云飞,张群,殷瑾,等。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083-1085

[4]SaxH,AllegranziB,ChraitiMN,etal.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handhygieneobservationmethod[J].AmJInfectControl,2009,37(10):827-834

[5]张为华,易光兆,袁喆,等。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4):3457-3459

[6]李为光,秦成勇,王一兵,等。山东省12所综合医院ICU目标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