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课堂中生,爱自品读中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情在课堂中生,爱自品读中来

刘步芹

阜宁县新沟实验学校刘步芹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教师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你协调一致,这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成为一个情感场所

第一、指导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在上《乡戏》一课时,课文中描写的情景勾起了同学们的许多联想。这时,我鼓励同学们说说自己看戏的一些经历,课堂上立即活跃了起来。在交流中,同学们丰富了情感世界,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指导学生讲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上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然后举行一次“名人故事会”,让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更多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同时根据课文内容,还开展了“动物故事会”“科学家发明故事会”“民间故事会”等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采用表演法,突出趣味,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领会课文含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祁黄羊》《推敲》等课文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在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来表演,这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大意,感受到了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精心指导朗读,使朗读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第一,通过朗读,渲染情感。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可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第二,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一)模拟真实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以及另外一些小动物。为了增强表演的效果,还让学生们戴上了头饰。学生们凭借自己对课文语言的记忆,将语言进行了重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还想象、揣摩动物们的心理活动,演得生动活泼,声情并茂。这样,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将语言进行了重组、内化、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时,我利用课件,制做了一群蝌蚪在欢快地游玩,另一只形体和颜色有些不一样的蝌蚪却游到一旁,独自悠闲地玩着的动画情景。这两种不同的现象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用不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早已举着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了。

第三,发挥语言优势,以情激情。课堂上教学情感的引发,可以靠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新课导入,可以靠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凄婉的表情范读,还可以靠见其人闻其声的电教手段……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运用投影图象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这样展现课文内容,创设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第四,分析课文,比较悟情。分析课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较法是常用的一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最后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的过程。学完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穷人的生活。教师这时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通过比较,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篇课文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

三、运用课件,激发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一些动画软件,藉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荡起思维的浪花,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例如教学《听爷爷说汉字》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木”“休”等字的形成用动画展示给学生,同时准备了课文的朗读磁带,把平铺直叙的文字化成有趣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做到图文结合,声情并茂,创造出最佳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