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探析

伍兆林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电力通信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才能实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规划,一定要从实际的通信需求出发,合理规划网络。本文就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和电力通信之间的紧密联系,然后从多个方面探析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环境;电力通信技术;技术需求

引言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在不断发展,为电力通信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对电力通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要改变传统的电力通信规划模式,针对电力通信技术需求来合理规划电网,对通信资源做到有效配置,才能不断提升通信业务的质量,确保通信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

1.智能电网和电力通信的关系

智能电网就是指电网的智能化,涉及到的技术种类非常多,常见的主要包括设备技术、测量方法、控制方法、传感技术和决策系统技术等,其能够实现高速双向通信和集成通信,满足现代社会对电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电力通信网通信方式以光通信为主,辅助通信和应急通信则主要以公网通信和卫星通信为主,在电力通信网的安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业务中,光通信技术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其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通信在时延和宽带方面的要求,通信通道可靠性有保障,还可以跨系统分析、跨区域监视[1]。通过电能智能,优化电力资源能够提升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非常有利。通过电力通信技术可以确保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想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现代化和市场化,就一定要充分利用电力通信的相关技术。因此,智能电网和电力通信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由于电网的发展非常快速,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建设电网更要明确电力通信技术的需求,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

2.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

2.1电能计量系统需求

电能计量系统是整个电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电能结算,同时还能支持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新能源并网和经济的补偿,考核电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其主要通过将电能计量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保存、预处理和自动远传来发挥作用,电能计量系统已经不仅仅是统计电量的系统。在统计电量方面,可以统计上网电量、发电量和供电量等。对于旁路事件、置入电量、人工追补电量以及表码修改等引起的电量计算都能够自动完成换表日志,真正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使数据保持一致性。系统中的自动计算服务会对数据进行合理检查,并向人们提供业务的处理浏览,形成相关的历史告警事项,真正将整个流程的数据和处理等记录下来,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电能计量系统的检查范围和内容主要为母线的不平衡率、电能越上限值、变小、奇异数据、功率因素越下限和缺表码等。在系统中,下网关口点、联络线关口点、电厂上网的电能量计算为电能计量系统提供数据,并且是分时段采集、储存和处理的,为系统中电量的分析和结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将电表设置在各个关口点,不仅能够发挥最基本的测量功能,同时还可有分时段存储,此时通信通道实时性的要求就要降低。当多台电表在进入通信通道传输之前,可以采用数据集中器来对其进行汇总,使用终端服务器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将信广域数字数据传输到相应的调度中心。调度中心采用相关的数据,就可以向电能量考核、及时信息系统和结算系统等提供各种电能量的统计数据和分时段的电能量数据等。如下图1所示,是电能计量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智能用户端的方案图,其中发挥作用的是主数据处理器,其需要LCD显示器和时钟、电池的支持,由通信接口、内部存储器、标准通讯模块、按钮、GPRS等组成,通过脉冲输出为人们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发挥重大作用。

图1电能计量系统

2.2能量管理系统需求

在电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也给予了更高要求,原来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电网的需求,还需要增强一些能够确保智能电网更高效、稳定和安全的功能需求,智能电网环境下要求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在分析过程中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能量管理系统中的及时信息和数据主要是来自于监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将SCADA实时数据建设在厂站侧的RTC终端,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选择异步数据接口RS232或者RS485作为接口,根据实际需要的信息量却设置速率[2]。及时信息系统的分钟级实时数据主要是由EMS提供的,提供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总负荷、总出力、系统频率以及厂站的运行状况等,厂站的运行状况包括母线电压、线路潮流、机组出力和开关状况等。RTU采集的数据通过通信通道远传到调度中心的主站服务器中,就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统计、计算和分析。对于不同厂站到调度中心的多路点对点通道则可以采用星型的传输模式,为了保持信息流的稳定性,可以设置采集周围为分钟级,每分钟实时采集数据。

2.3及时信息系统需求

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及时信息系统要满足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整体方案中的相关要求,要采用专用宽带,确保这类通道和其他电力信息隔离开。对于比较重要和重点的应用,一定要规定其MAC地址或者PI,或者将两者都限定。另外,对于不同的应用模块,其具有特定的用户群,对于每一个用户群的访问都要做好控制,对访问控制等级进行授权,但是要在满足总体访问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对于同一级中的也要控制相应的类别。对于不同系统的权限控制可以采用菜单级实现,对于不相同权限的用户都只能执行自身相应的菜单中规定的操作,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最后,还要不断提升系统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对于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库一定要加强防护,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所以要将原始数据设定为只读模式,防止对其修改。整个系统还要具有相应的安全审计功能,将重要的数据以及重要的应用操作都记录下来,提供准确的数据,加强对数据的合理检验。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及时信息系统具有人工备份或者数据自动恢复的作用,可以将数据转移到容量足够大的存储设备上。在系统设计中,还要加强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接口的分析和设计,如下图2所示,将信息交互接口连接服务域、市场域和运行域。

图1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接口设计

2.4财务管理系统需求

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要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因此,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化计算,将电力通信的相关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系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会计信息,而这一会计信息刚好能够为电力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预算报告。在电力通信的建设中,工作基础为业务流程工作,此外,还要讲财务预算报告作为工作的主线,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把握控制整个电力通信建设管理体系[3]。财务管理系统能够为电力通信业务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实现对业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

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及时信息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电能计量系统中的电力通信技术都具有更高的需求,要实现电网的规划,就一定要满足各种系统的通电技术需求,才能发展智能电网,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雅婷.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5(14):114-115.

[2]吴明汪.关于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6,21(7):289-290.

[3]许玲玲,高会生,阎阳,等.智能电网环境下广域网通信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6,31(11):10-13.

作者简介

伍兆林(1984_),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电力通信系统设备运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