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许凯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幼儿园许凯

【中图分类号】G45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132-01

一、国内外对于全纳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对于全纳教育的研究现状。国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全纳教育进行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的成果相继问世。如:美国社会学家梅里尔•哈明,从课程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全纳课堂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从一种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人的智能,使人们对特殊需要有了一种全新认识。这些研究成果普遍得出:学前全纳教育对各类型的特殊儿童、对普通儿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自闭症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以及其他障碍类型的儿童均能在融合性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2、我国对于全纳教育的研究现状。全纳教育思想,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但是在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日渐传播,但另一方面全纳教育的实践却止步不前。传统的“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二元论思想,仍旧严重阻碍着全纳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推行。自全纳教育引入我国后,中国的一部分学者对全纳教育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有对全纳教育思想,各国全纳教育研究、实施的现状进行介绍、比较的,有对我国的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的现状及全纳教育的实施进行探讨的,还有对全纳教育课堂教学方面进行研究的。

二、访谈调查

北京是中国幼儿教育发展顶尖的城市之一,它的发展是能够代表中国以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我用北京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的态度与素质的一些数据作为参考。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的可行性,我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4所私立幼儿园的50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以四个问题为主线,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结果。根据这些信息与结果可以对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做一个可行性思考。

1、访谈幼儿园:

鄂尔多斯市金色摇篮奥林幼儿园

鄂尔多斯市大风车幼儿园

鄂尔多斯市小太阳幼儿园

鄂尔多斯市鼎奇幼儿园

2、访谈时间:2011年12月—3月

3、访谈对象:四所幼儿园50名教师(四所幼儿园主班教师)

4、访谈内容:

(1)是否知道全纳教育理念,对它了解多少?

(2)在你知道全纳教育理念后,如果你班里要安置一些特殊儿童你愿意接受吗,你愿意接受全纳教育的条件?

(3)如果实施全纳教育你能胜任吗,而你最缺乏的是什么?

(4)你认为全纳教育理念在中国可以实施吗?

5、访谈结果:我主要通过这四个问题进行了解,不管是在访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次访谈也得到了许多的收获。

(1)访谈中,10%的幼儿教师知道什么是全纳教育,但只是粗浅的懂点,对于这个主要是以什么形式来完成,它的背景及发展现状全然不知,所以,以下的问题是在我解释完什么是全纳教育后,所得出来的结论。

(2)关于你愿意往自己班里安置特殊儿童吗?大部分的教师都表示同意,但是原因是对特殊儿童的同情、爱护、尊重。再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个老师就说了一个自身的例子,她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特殊儿童,这个孩子走路有点不方便,说话说不清,而且伴有多动症,她说现在有一个这样的孩子自己就很难控制,非常的操心,也非常的难以教育。每次她上课的时都会对这个孩子予以关注,但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影响全班。

6、结果分析。

根据访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全纳教育并不了解,但他们出于对特殊儿童的同情、爱护、尊重,还是愿意去接受全纳教育。对于实施全纳教育她们给的一致反馈是她们素质的不足。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修过特殊儿童这门课程,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不是很多,同时对如何教育特殊儿童也一无所知,而且对民主教育也很难做到。尽管有这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他们对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还是持可行这一观点。

三、对于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可行性的探讨

实施全纳有诸多的好处,我国幼儿园应该实施全纳教育,但是是否具有可行性,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可行性分析。

(1)随班就读。随班就读的形式在我国早就存在,但是随班就读一词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的第42条:“坚持多种形式办学。办好现有的盲、聋和弱智学校,新建一批特教学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含经过听力语言训练达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的一种特有形式,如果残疾儿童不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不能称之为随班就读。

(2)政府经费方面。实施全纳教育的关键一环是学前全纳教育的经费问题。尽管从人们认识水平上说,无论为全纳教育投入多少经费,都不应当为阻止全纳教育实施的借口,因为这是儿童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但事实上,推行全纳教育,没有政府的介入是很难的。

(3)学前全纳教育无论对特殊儿童,还是对普通幼儿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对于学前全纳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幼儿,研究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一是普通幼儿是否能接纳特殊幼儿,二是普通幼儿的发展是否会受到特殊儿童的不利影响。

2、可行性思考。以下就是我个人提出的建议:

(1)全纳幼儿观。①教师。②家长。(2)教师的培训。

①知识培训。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从特殊儿童的评估鉴定到制订和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都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幼儿园内的教育、训练和辅导,还是家园的合作服务都需要一批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业人员。全纳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真正有效地接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智力或有不同身体特征的儿童。

②理念培训。我国实施全纳教育,教师不仅仅要有全纳教育的知识水平,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全纳的幼儿观、民主的教育观、发展性的评价观。主要是从教师必须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个幼儿,满足每个幼儿的心理和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还有平等的对待每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同等的教育机会等几方面进行培训。

国情的不同,教育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也不同,都为将来开展本土的学前教育研究提供多样的素材。如果要能把这些做好,我国的全纳教育一定会开展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