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曾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高中音乐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曾爽

曾爽

贵州省贞丰县贞丰中学曾爽

【摘要】音乐课程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作为落实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高中音乐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把握好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师;讲究;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203.12【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088-01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过程领域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并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学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从而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展示个性,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音乐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关注学生的发展。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主要探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艺术。

一、说——音乐课堂语言富有艺术性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但要会唱,还要会“说”,也就是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

1、准确简练。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和判断,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即反映所讲授的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

2、幽默风趣。有人把幽默比作教学语言中的盐,它可以吊出语言中的百味,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情深意切。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领神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善于捕捉适当的教育时机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噱——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

“噱”的本义是笑,在评话中噱是书中之宝,主要从说表中产生,靠内容的喜剧冲突和一些穿插性的插科打诨以及即兴式的“小卖”,幽默风趣、生动活泼,深受听众的喜爱。在这里,笔者姑且称它为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求以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及发展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想象力更丰富、思路更扩展,从而达到鉴赏、表演、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培养。

1、新课导入新奇多样。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环节过渡自然巧妙。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审美过程,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情感和能力的过程。

3、组织教学灵活多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无论怎样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上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所以教师要灵活机动的搞好课堂组织,发挥组织技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及时调整课堂结构与内容。

4、课堂结尾回味无穷。较好的结课,是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的。因此备课时,教师就要潜心钻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课堂结尾。但它绝不是单纯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更应是知识的转化和升华。

三、弹——演奏伴奏要有技巧性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是音乐教师特有的教学基本功,它要求教师的乐器演奏能力要过硬,只有过硬的演奏技巧,才能给学生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而生动形象的演奏不仅可以用充满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加深教师的音乐语言的讲解,而且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以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为顺利学习奠定基础。

1、歌曲伴奏。课堂上歌曲的伴奏可以分为教师范唱的伴奏和学生演唱的伴奏。教师自弹自唱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无论对作品的诠释,还是随时随地的对学生预以纠正,都起到重要和及时的作用,同时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歌曲的认知更直接、更贴切。

2、乐曲范奏。乐曲的范奏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学生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念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范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气质、演奏风格,提供学习的“摹仿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四、唱——演唱具有示范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范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对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帮助其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唱教学的过程就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的过程;是学习音乐知识、识谱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的创作,由自己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用歌唱手段感染自己、教育自己、感染别人、教育别人的过程。

1、准确生动。准确生动的范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2、声情并茂。歌唱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3、适时适量。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责任是“点”、“拨”,即所谓“窗户纸一点就透”、“拨开迷雾见晴天”。

总之,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听一堂好课,就象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它象观赏一幅名画,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它象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它象品味龙井茶,回味无穷。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是赢得音乐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慧洁,论音乐课的教学艺术[J].出国与就业.2010年18期

2、李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