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边坝镇农村高血压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西藏边坝镇农村高血压现状调查

白玛央金扎西

白玛央金扎西(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目的评估边坝镇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边坝镇农村6个行政村年龄大于等于30岁的1146名农村常住(≥5年)人口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样本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1%,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3.5%、27%、0.5%。结论边坝镇农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非常低,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关键词】高血压现状调查西藏边坝镇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防治已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随年龄而增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我区高血压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高血压在农村的发病现状,我们对西藏边坝镇农村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进行分析,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西藏边坝镇进行了农村高血压调查。按随机抽样方法,对边坝镇农村6个行政村的1146名年龄大于等于30岁常住(≥5年)人口进行筛查。

1.2调查方法:由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等),高血压相关信息(高血压的知晓、药物治疗血压水平等)及与高血压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知晓”的定义为调查对象知道以前被卫生专业人员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定义为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控制”定义为通过治疗,血压降到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1.3血压测量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测量采用经校正的“鱼跃”牌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连续进行3次测量,间隔至少1分钟,取3次血压平均值作为个体血压值。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平均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1]。

1.4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146人,藏族100%。年龄30~86岁,平均(54±8.16)岁。其中男性613人,平均年龄(53.4±8.06);女性533人,平均年龄(55±9.12)岁。平均收缩压(147.80±21.16)mmHg,平均舒张压(89.50±14.18)mmHg。

2.2高血压患病率

本次调查边坝镇农村高血压患者699人,患病率为(699/1146)61%,其中男312例(44.6%),男性患病率为50.9%,女387例(55.3%),女性患病率为72.6%,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

2.3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本次调查显示13.5%的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21%的人正在服用降压药,但仅有0.5%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

3讨论

高血压已被证实是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疾病,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已占中国死亡的第一位。我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及饮食特点,高血压患病率居全国首位。根据1979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73%,而我区拉萨藏族总患病率为19.14%,是全国发病率最高地区;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高血压总发病率为13.58%,而我区发病率为16.27%(抽样方法与79年抽样方法不同),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病率榜首[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明显升高[3]。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的硬度增加、弹性下降、血管顺应性降低有关[4]。

评价高血压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组调查结果显示:西藏边坝镇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比例为13.5%,接受治疗者所占的比例为21%,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者所占的比例为0.5%。该结果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同年龄结果(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相比[5],本研究对象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提示该地区高血压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其原因考虑为西藏边坝镇海拔4050米,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民以半农半牧为主,喜饮咸、浓酥油茶,高钠饮食,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维生素缺乏,且其本身健康意识欠缺,依从性差,男女均有吸鼻炎嗜好。加之当地医疗条件差,常规降压药物匮乏,无法保障患者血压达标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因此,今后医务人员应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服药方法、定期复诊等方面加强高血压患者教育,患者应重视自我健康、加强自我血压管理、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等。当地政府应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培养优质的医务人员,提高基础医疗水平,加大对农民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学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

[2]平措扎西,岑维浚.高原地区高血压防治手册[M].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3.

[3]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4-66.

[4]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高血压杂志,1995,3(增刊):7-13.

[5]李立明,饶可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