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杨明华

彝良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线路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重视线路巡检,能够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文章通过对当前线路巡检的缺陷、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等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巡检;巡检管理系统;电力线路;线路巡检;应用

引言:

在当前电网改造的背景下,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符合电网及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线路巡检工作,保证巡检工作的高质量,是线路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同时,加强对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就目前形势来看,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探索。

一、现行的线路巡检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线路巡检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店里行业中,有两种线路巡检方式的应用是最常见的。其一为人工巡检。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巡视还是记录的过程中,都由人工来完成。然而,这种线路巡检方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可能引起管理缺陷等问题。另外一种为半自动化的线路巡检。对于这种方式而言,相比第一种方式,其可靠性更高。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但成本比较高,而且在安装的时候,过程尤为复杂,管理起来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半自动化线路巡检由于这些问题,还没有大范围地推广开来。

(二)存在的问题

有鉴于此,绝大多数地区仍然采取的巡检方式都是在地面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但是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在地区线路巡视中,很多都是处于野外,因此在线路巡检的管理方面可能出现漏洞,导致一些地区的线路漏检。另外,由于记录方式是手工完成,工作量非常大。对于一些缺陷的记录,可能因此而出现错误。对于人工线路巡检来说,它主要通过巡视员的巡查来掌握线路各方面的状况及变化,在发现线路设备存在的问题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手工记录,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养护意见,从而达到避免故障或事故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漏洞

在我国目前的输配电线路方面,由于分布范围非常广,并在野外有大量分布。而线路巡检员通常都是独自完成巡检,其工作面需要覆盖的范围非常广。这种情况致使在巡检过程中,巡检员可能无法巡检到位。同时,巡检员在巡视工作中,很可能漏检和错检。甚至对于个别不负责任的巡检员来说,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没有进行巡检却私自假造巡检结果。

2、工作量大

在巡检过程中,由于巡视员要覆盖的线路巡检范围较广,工作量比较大,同时也会消耗很多时间。因此,巡检员在巡检过程中一旦发现了线路问题,可能会通过大脑暂时记忆,然后等到巡检完成后,再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针对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工作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在记录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导致数据信息的不准确。

3、数据利用率低

在系统中,由于信息表现形式主要是表格或者大量文字,没办法从表面通过数据来体现线路设备的位置,或者故障集中的区域等。在进行相关的评估和决策过程中,通常都会受到冗杂的数据影响,导致评估和决策的难度增大。

二、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一)设计思想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GPS来说,它在空间的实时定位方面完成得较为出色。而对于GIS来说,它在查询、定位搜索以及空间分析方面的性能非常好。同时,它还有利于空间决策。有鉴于此,假如在线路巡检中,将GIS和GPS结合在一起,并应用起来,那就能及时而准确地把线路故障的位置确定出来,为相关方面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在线路巡检中,将信息通讯技术与GPS、PDA、GIS结合起来,依靠相关平台,可以让线路巡检的工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如此一来,能够提供较为新颖的管理思路,避免人工巡检方面造成的漏检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电力线路的运行更加稳定。在线路的维护方面,应当加强各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利用新技术和新思路来对线路巡检进行管理,使其更加规范、标准和科学。

(二)智能巡检系统原理

在智能巡检系统中,它利用GPS来对线路设备的坐标进行定位,PDA对供电设备定位,GIS的作用则是表现在数据的输送方面。通过三者的紧密配合,完成线路的巡视检查。在巡检工作开展以前,先用GPS完成对线路杆塔位置的采集,并将这些位置信息存储到GIS里面。在进行巡检的时候,GPS的掌上电脑能够将电子地图呈现出来,为巡视指导方向。依靠GPS设备,相关人员能够轻易得知杆塔的位置,为巡检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有助于巡检工作效率的提高。

图1移动巡检系统功能划分

(三)设计方案

1、关键任务

在GIS和GPS的基础上开展线路巡检工作,能够使线路设备的巡检更加准确及时,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对于这个任务,需要相关人员掌控PDA设备,通过GPS与相关地图来完成导航与定位;将巡检过程中的航点和航迹做好记录,以便巡检的正常进行。当巡检完成后,需要及时将PDA同计算机相连接,将相关数据信息存储起来。并在相关位置设置访问权限,并设定巡检相关的轨迹、时间、数据等,依靠查询等模块的功能,从而更好的掌握设备运行的变化趋势、巡检工作相关人员的到位情况、设备故障等情况。

2、智能巡检系统

在线路巡检管理系统里面,包含有PDA和后台软件。红色区域属于移动巡检,黑色区域属于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红色与黑色区域系统在巡检过程中互为同一,是不可分割的。对于GIS核心来说,它是地理方面的数据库,有助于查询、储存和管理空间定位。

3、系统功能分类

对于智能巡检系统而言,它能够保证资源共享,使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在功能分类方面,主要分为计算机GIS和微型嵌入式GIS两类软件,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例如,某些软件代码在质量方面比较突出,OS的实时性也非常高,需要对软件采取固态化的方式来进行储存。在相关技术上,编程方法的选择可以依靠面向对象的方法,与对象模型没有差异。这要求在设计移动巡检系统的时候,应当把调查分析放在设计之前来完成,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地简化,以至把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划分出来。从逻辑结构的层面看来,在系统的整个结构当中,最上面的是窗口显示、空间数据等,下面一层是数据的管理系统,最下面则是嵌入式软件逻辑等。

图2巡检管理系统功能划分

4、核心功能

所谓的核心功能,其实就是自动定位、规范及路线路缺陷等功能。在将手持机里面的巡检相关数据信息收集起来后,需要完成对这些记录信息的储存、查询等。同时,还有一个功能是编制缺陷库。在完成对各种缺陷的分析后,它能够完成对这些缺陷的分级管理,为这些缺陷编制相关代码,便于线路巡检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线路巡检增加了工作量。同时,这项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为了使线路巡检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满足电力的发展要求,构建智能巡检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广鑫,褚衍华.基于无线通讯系统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研发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224-225+236.

[2]袁俊伟.电力智能巡检系统在南方电网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3:62+64.

[3]杨潇,李建强,陈幼国.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