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寄生虫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

张小娟1王新彩1刘润芳2祝晓莹1

张小娟1王新彩1刘润芳2祝晓莹1(1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2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传统的寄生虫学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容易造成学生疲于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本教研室教师通过多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在理论教学工作中探索多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尝试实验考核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寄生虫学作为基础医学中较小的一个分支学科以及作为考察课学时数的减少,使得学生主观地认为这门课不太重要,对于寄生虫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寄生虫教学中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多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我们对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尝试在期末实验考核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引入小常识密切联系日常生活

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引入一些生活小常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寄生虫离大家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比如在猪带绦虫的教学中可以先提问同学们是否听说过米猪肉,大多数同学都是肯定的答案,在简单介绍米猪肉和猪带绦虫之间的关系后,再问大家又是否知道如何辨别米猪肉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否定的答案,这样就可以引入鉴别米猪肉的小常识。通过这种引入生活小常识的方法使得同学们的兴趣被一步步调动起来,在下一步的学习中就会饶有兴趣,感觉寄生虫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再比如寄生虫对宿主损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掠夺营养,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可从大家关心的减肥问题切入。不少高校女生面对就业压力时,不仅要忙着准备简历求职,还要忙着减肥,因为她们觉得“好的身材相貌会为找工作加分”。现如今高校毕业女生忙着减肥已成为普遍现象,而食蛔虫卵减肥就是其中一种减肥方法。在播放利用蛔虫卵减肥的明星照片后,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认真听课,深入理解为什么说食蛔虫卵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减肥方法,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2利用视频中错误使学生获得小小成就感

传统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学生很难理解记忆,静止挂图、整墙板书和满堂灌输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则能通过合理利用视频、录像等电子资料,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肺吸虫的临床分型有四种,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让同学们观看肺吸虫多种典型病例视频,在进一步的课堂教学中再提问刚才观看的每个视频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到底属于哪一种分型,这样同学们对于肺吸虫的致病就能很好地理解记忆。但是这些视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细节错误,可以在观看视频之前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如肺吸虫视频中医生多次提到是虫卵进入人体后发育为成虫导致的疾病,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视频中哪些内容的讲述是有明显错误的呢?误食入肺吸虫卵会不会导致肺吸虫的感染呢?”。提醒大家回忆之前学习的感染阶段的概念,启发思维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难发现误食虫卵并不会导致肺吸虫的感染,只有食入了含有其感染阶段的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才可能感染肺吸虫病,这样就强化了总论部分感染阶段和中间宿主的概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而且增加了和学生课堂互动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果学生们能够自己发现视频中的错误知识点,就会因此获得小小成就感,对寄生虫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3及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上资料信息

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有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网络。在寄生虫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一些新闻事件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新闻的时效性限制,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难免有一些会有失偏颇,所以需要加以辨别,对信息进行甄别利用,而不是简单挪用。比如在讲授节肢动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适当引用近几年由蜱虫叮咬所造成的病例,讲解寄生虫对人体造成的间接危害。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能很好地将文本、图形、视频、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地展示虫体形态,并动态地演示生活史,以及系统地展示一些致病机理和症状,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而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寄生虫的图片、视频、录像等电子资料补充到多媒体课件中,在教学中不断更换刺激信号,使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弥补传统教学的刻板教条和容易造成学生疲劳的缺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期末实验考核改革

考试是学生极为关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教研室多年来一直采取理论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其中理论课上课情况和实验课绘图报告上交情况即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验考试占20%,理论考试占70%。在以往的寄生虫实验考试中,我们采取教师先在显微镜下摆好标本,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别标本写下名称。这样的考试形式会导致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不自己亲自使用显微镜,而是其他同学找着标本后自己仅仅看看敷衍了事或干脆照着书本上的模式图做作业,操作训练缺乏主动性,实验报告抄袭现象时有发生。一学期过后有的学生甚至于不会使用显微镜,镜下标本也没有认真学习,但实验考试成绩却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今年本教研室尝试对实验考试进行了改革,一部分实验标本(如蠕虫卵)考试时学生需自己在显微镜下查找识别,另一部分内容(如原虫)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学生只需识别并写出名称即可。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就对学生讲清楚实验考核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在实验课上学生在显微镜的使用和标本的识别方面就会非常认真自觉,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保证理论与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积极申请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项目,组织学生参于科研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和幼儿园集体生活儿童的蛲虫感染率的调查、旋毛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幼虫囊包实验标本的制作等,不仅使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又得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增强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了基础[3]。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将继续探索成功的教学经验,尝试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翠英,王文林,王红等.CAI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2):149-150.

[2]孟晓丽,殷国荣,刘红丽等.提高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质量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11):97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