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论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

吴启军

遂宁市安居区中兴镇初级中学校四川遂宁629011

【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效发展。那要让语文课堂真正高效起来,我认为应该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多媒体的运用等几方面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高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普遍转变了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式。例如将单一的“我讲你听”的“满堂灌”模式转变为“我说你说”或者是“你说我评”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度和热情;将“死记硬背”这种“金科玉律”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扩展为图、文、音、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然而,人们还是普遍感觉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找不到提升自己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总体的学习效果,这不难看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还有待提高。本文下面就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来谈谈让语文课堂高效起来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语文课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语文相应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的。

我们研究高效课堂,实际上首先就是科学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为每一堂课,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每一篇课文,也许有多个教学目标,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每一个目标都一一落实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学会大胆取舍。

例如,我教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文时,我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①感受壮丽的北国雪景,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抱负。②学习本文的思路和写法,以《沁园春雨》为题试填一首词。

这两个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能让学生抓住本文的重难点,还能激起学生“一试身手”的写作欲望。

二、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课前演讲激情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只有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为此,我特别设定了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二是多样导入引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三、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所以,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自主合作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

比如,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校一位老师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①今、昔罗布泊是什么样?②这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③作者用哪些语句来表现他的痛心?④这样的悲剧还在哪些地方继续上演?⑤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样五个问题提出后,就以此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去学习。

这样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自信。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课堂效率当然是很高的。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教学活动只是起辅助作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要达到真正的语文课堂高效,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蔡国仁《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2]江苏省叶枫《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

[3]江苏省辛兆刚《优质高效课堂的特征》.

[4]王凤香《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