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抢救严重心律失常的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抢救严重心律失常的经验

俞美祥赵依农

俞美祥赵依农(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324000)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0-0115-01

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是经体外电极刺激心脏的一种心脏急救起搏方法,是心脏复苏和纠正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我院从1993年应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心脏停搏、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病人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9岁~79岁,平均47岁;其中心搏骤停23例,严重心脏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12例,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

1.2材料与方法采用美国IMI公司生产的ZOLLPD1200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器,该仪器具有按需体外起搏、除颤、心脏监护和记录等功能[1]。起搏脉宽40ms,起搏频率30/min~180/min,起搏电极为两块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内含导电糊。将正极板紧贴在左肩胛骨与脊柱之间平心脏部位,负极固定于心前区。起搏时预计所需起搏频率,再将电流量由小逐渐增大,同时观察心电监护图形。起搏后出现夺获的电流量即为起搏阈,在此电流强度基础上增加10%,以达到安全和恒定起搏。

1.3结果本组46例病人,起搏成功26例,占57.62%。心脏骤停23例中起搏成功7例,其中3例恢复自主心律后存活,4例起搏成功10min~30min后终因基础病变导致病人死亡。严重房室传导阻滞(Ⅱ度2型AVB~Ⅲ度AVB)伴阿-斯综合征9例和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发作3例,均起搏成功,并安全送回病房作进一步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用超速或亚速起搏法使心动过速得到控制。本组病人体外起搏未成功20例,占43.48%。此类病人起搏脉冲不能夺获心室,即使加大起搏电流量,心脏仍不能应激,起搏持续5min~10min无反应。对于意识清醒者紧急体外心脏起搏阈以40mA~50mA为宜,低于40mA不能起搏,高于50mA则病人不易耐受;意识丧失者的起搏阈为80mA~120mA,低于80mA不能起搏。起搏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而后逐渐消退,不留有皮肤损害。本组20例清醒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疼痛,3例应用安定5mg静脉推注,1例给予50mg度冷丁肌肉注射控制疼痛,其余均能耐受[3][4][5]。

2讨论

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是现代先进的心脏急救起搏方法,ZOLLPD1200起搏除颤器改变了50年代体外起搏器脉冲时间短、电流输出量高、电极板面积小、局部皮肤疼痛及强烈的肌肉收缩等缺点,采用宽脉冲、大电极和恒流输出等新技术,不仅使起搏阈值明显降低,局部皮肤疼痛和骨骼肌收缩减轻,而且提高了起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心脏起搏能否成功,除仪器本身起搏功能外,还取决于开始起搏的时间。Noe[2]报道24例心脏停搏病人,21例起搏时间迟于10min者全部死亡,10min内起搏者均成功。本组20例心搏骤停病人,14例心脏停搏大于10min者起搏无效,6例心脏停搏时间小于10min均成功,其中2例小于5min者存活。14例病人体外起搏未成功与心脏缺氧时间过长有关。可见早期采用体外无创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因此,为了及早有效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在操作中应分秒必争。

参考文献

[1]ZollPM.Externalnoninvasivetemporarycardiacpacing:clinicaltrials.Circulation,1985,71(5):937.

[2]NoeR.Transcutaneouspacemakeruseinalargehospital.Pace,1986,9:101.

[3]张远慧,倪廷枢,孙德翔,杨文仲;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16例次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0,2(1):64-69.

[4]刘忠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21(1)148-155.

[5]陈国伟;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电起搏治疗的体会[J],新医学,1980,11(2)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