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在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项目课程在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汪英

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且为专业必修课.针对现阶段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从项目课程出发分析了其在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课程;产科护理学;教学

前言:项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求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项目课程概述

1.1项目

“项目”指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所对应的产品有实物、语言、图片、表演等类。

实物类:模型、工件、玩具、服装、菜肴、展览、电子制作品等

语言类:申请报告、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网页制作等

图片类:工程制图、广告画、电路图、摄影摄像作品等

表演类:角色游戏、戏剧、舞蹈、操作表演等

项目课程就是以这些产品为目标,将学生的完成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形式。如工科课程中的“项目”:指的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

1.2项目课程含义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1.3设立项目课程的目的

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4项目课程的类型

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式项目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

完全型项目课程。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聚合式的。

2项目课程的主要特征

学习内容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

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

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两张皮。

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校到企业现场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准备教育的目标。

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

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非常重要的职业意识和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3项目课程在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设计项目

我们对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进行了项目教学的尝试,根据产科护理学课程目标,将产科护理学分为三大项目:产前检查的护理、正常分娩的护理、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通过这三大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护理。

3.2设计内容纲要

每个项目都规定了适用对象,根据调研论证,产生完成该项目所需的课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及工作任务。

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及工作任务,完成该模块的操作,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规定了一些拓展知识。

3.3设计技能考核要求

根据各项模块的学习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了具体的考核标准,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要进行1次学生互评与教师的评价,评价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每项考核实践占60%,理论占40%,总分80分为通过,不合格者进入下一轮补考,学期结束前进行所有项目的综合考核。

3.4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

根据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安排和组织教学

如项目产前检查的护理中有三大模块,其中模块一是骨盆外测量,进行这一模块的学习。

先制定好学习目标:理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会准备骨盆外测量的用物,掌握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根据测量所得的结果能准确的分析骨盆的三个平面,并且能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制定好工作任务,独立完成用物准备,熟练规范的在人体上进行骨盆外测量。

制定好相关的实践知识,人体体表的骨性标志,如髂前上棘,髂嵴,第五腰椎,耻骨联合上缘等。

制定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知识。

制定好相关的拓展知识,如骨盆内测量。

3.5根据项目的目标制定好项目任务书

在项目任务书里,明确该项目教师讲授和演示的内容,明确学生预习的要求,制定该项目的整体安排及各模块训练时间与内容。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3.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同学们完成完整的项目,在实践的同时,渗透理论知识,做到实践中有理论,理论中有实践,有机地统一理论与实践。

4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护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树立了竞争意识,最终形成了“以任务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护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琼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3):150-151.

[2]杨慧兰.俞志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55-55.

[3]曾晓霞.刘可仪.祝青.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的应用[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4):612-613.

[4]李玉崎.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2013(11):170-171.

[5]郭雅静.郭艳春.郑婷.优化中专护生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自评式学习性评价模式在中专护生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