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电梯施工类别划分对电梯行业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新电梯施工类别划分对电梯行业的影响

陈林王陈欢

浙江赛福特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电梯的普遍应用,关于修理有齿轮电梯施工类型的讨论,类型划分的条件目前还不明确,所以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新电梯;施工类别划分;电梯;影响

引言

电梯是高楼大厦垂直运输载人的交通工具,随着土地资源紧缺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住宅大楼向高层发展,必然使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电梯的安全运行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方便住在高楼上的群众生产和生活,不但要求电梯要乘坐舒适、停靠准确,而且希望尽量缩短故障停梯维修时间。虽然现代电梯的可靠性已经大大提高,但在电梯运行中关人、夹人、蹲底、冲顶、溜梯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当电梯出故障时,维修人员由于不清楚故障原因,需要往返多次携带工具和维修备件,造成电梯停运时间长,给群众生活带来麻烦。

1施工类别划分探讨

依照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锅[2003]251号文《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中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与电梯主机内容相关的只有曳引机,对于“曳引机”的表述,最权威的解释我们可以参见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4.36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4.37有齿轮曳引机: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4.38无齿轮曳引机: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由此可知,电动机是曳引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如此,维修电动机应算作是大型维修工程。但是,专业的检验员都对相应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有上述疑问呢?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有齿轮电梯通常都会挂两块铭牌:在电动机上挂一块铭牌;在蜗轮蜗杆减速箱上挂另一块铭牌,铭牌上会标注“曳引机”。中国生产的有齿轮曳引机上几乎都有这个标识,且可以看到产品型号、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速比这些和电动机之间并不存在联系的技术参数,但在铭牌上却看不到与电机有关的技术参数。虽然大家对基础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时间长了,很多基础知识都会被淡忘,再加上铭牌上的标注方式长期给人一种错误的引导,久而久之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减速箱和曳引机联系在一起,认为减速箱就是曳引机,电动机并不是曳引机中的一部分。所以,一些监督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在电梯施工时就纷纷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铭牌上标注得清楚一点,将与电动机相关的技术参数囊括在内,这样的误会就不会再发生。

2建议

2.1政府对特种设备安装的相关要求

将国家制定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开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尽快创建起一套完善的、社会化的、能够得到市场化手段保障的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希望社会资源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效提升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电梯施工必须邀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参加,施工过程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2014年,质检总局修订颁布了《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联合发改委、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重大设备监理工作的通知》。在该通知中着重指出,重大设备投资规模大,技术较为复杂,制造安装的时间和生产经营的周期也比较长,所以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难免会导致人员伤亡事件,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全方位关注。而下发该通知的意义正是在于强化设备监理工作。

2.2电梯安装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电梯施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已发生过湖北荆州“7•26电梯吃人”事件、杭州“7•30电梯夹人”事件等多起恶性电梯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改善电梯施工质量的工作已迫在眉睫。统计资料显示,电梯安装发生安全事故,有超过八成是因为井道的土建尺寸和电梯所需的尺寸之间并不契合,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对井道、机房、层门等相关部位进行修整,这种情况在电梯的安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采用的框架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所以比较牢固坚硬,也加大了土建整改的难度,这不仅会延长施工工期,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质量。若是电梯在施工安装的过程中遇到不可协调的问题,必然会对之后电梯安装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电梯的安装质量以及日后电梯的交付使用。

2.3落实电梯施工主体的安全质量责任

电梯必须由符合专业资格认定的设计单位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规程、规定设计,设计工作的前提是要对施工建筑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电梯的交付使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选择电梯时首先要保证电梯的选型、配备以及备用电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建筑结构、使用需求能与之相适应。参考《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的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必须对电梯的安全负起责任,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完成电梯的施工安装、改造及维修等相关工作。电梯分部工程必须由专业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不论是哪一家建设单位都不能私自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没有经过正规的验收程序,电梯不得投入使用。电梯的安装、维护、运行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以此保障电梯安全。要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电梯开展安全检查,保证电梯状态符合安全标准。

3落实电梯施工主体的安全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规定设计电梯所需的建筑结构,使其符合电梯井道、底坑、机房、导轨支架预埋等电梯安装、使用的特殊要求。必须保证电梯的选型、配备及备用电源等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规范要求,保证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配套、相适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的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必须依法组织有相应资质的电梯专业安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及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安装、改造及维修。电梯分部工程未经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测验收或检测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严禁投入使用。电梯的安装、监理单位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健全保障体系,按照设计及规范规程要求,强化安装质量管理,严格进行全过程安装质量控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管理,按规定对安装的电梯委托检测,确保电梯及其安装质量符合要求。业主选择具有设备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相关委托,充分利用设备监理单位等各种社会资源,从电梯制造、安装到交付使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质量缺陷、安全隐患、工期延误等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业主单位报告,并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为重大设备的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提供保障。

结语

业主在委托相关监理单位时,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合理利用监理单位手中的各项资源,从电梯生产开始,到电梯交付使用为止,监理单位都要全程参与,积极履行监理职责,为业主提供到位的监理服务,及时发现生产、安装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工期延误等情况。相关监督部门也要落实好监管工作,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为重大设备的安全质量把好关。

参考文献:

[1]恩旺,刘子金,张淼.中国电梯行业的技术发展与趋势[J].建筑科学,2018(9):110-118.

[2]柯卫军.浅议电梯行业项目质量管理[J].化工管理,2018(2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