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思路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思路解析

冯祺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以此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需要。海绵城市的构建,主要是将城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两者处于协调、平衡发展状态,为城市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进而促进城市科学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构建;生态环境;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却曰益增强。有些城市水资源被过度开发,水质污染严重,进而导致大量河流发生断流,湿地和湖泊的面积则在不断消失,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危险。此外,绿化用水与城市用水、工业用水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怎样才能将雨水保留并补回地下水,注重自然积存以及自然净化、自然渗透作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随之产生。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所谓海绵城市,是通过相关设计技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储存、吸收和渗透雨水,进一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景观设计应以海绵城市的概念,通过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和管道等载体,设置城市海绵体吸收雨水,从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改善我国节约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2“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对于“海绵城市”的构建而言,其首要问题即是对水资源及水生态进行实时的改造或修复。在极力限定蓝线范围内不做跨越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加强对原有水体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与此同时,应对自然河流及湖泊等位置的水面等进行扩张处理,在对内河水系进行着重治理的基础上,全面利用自然界的原生态排水系统,既要达到良好的渗透、净化以及积存等目的,实现良好的自然属性,又要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来加速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并且,应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生态环境做出良好的保护,促使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显著增强。由此可见,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持续坚持“海绵城市”的生态优先原则,在确保生态环境逐渐转好的情况下,方可加速推进园林景观项目的构建,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城市化进程达到“依势而建,顺势而为”的态势,也才能促进城市与自然间和谐标准的达成。

2.2优先原则

可以说,他在城里。根据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城市发展和他或她应该在城市,河流,湖泊和湿地,水坑,沟渠和其他敏感的生物群落的自然排水系统,以确保自然保护区的雨,可以有效地过滤和净化水的能力,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的功能,维持城市好。

2.3安全防范

海绵城市的建设注重低影响,尤其是减少影响城市原有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海绵城市景观建设还需要人工调节城市水的使用问题。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是为了减少城市洪涝等自然形成的灾害,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的龙之能力,这就是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范原则,对于景观设计和建设的工作中,还要注意人工蓄水以及排水的项目建设工作。

3“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即是在园林较为低洼的园林绿地中,进行灌木或适应性植物的种植,使低洼绿地的地表被种植的植物所覆盖,由此将此区域转变为生物滞留地带,在降雨过程中此区域内的地下水将会得到补充与贮留,并显著降低由于暴雨所引起的洪流或内涝情况。与此同时,雨水花园能够在加强对雨水吸附的基础上,使雨水通过离子交换或挥发实现水资源的净化。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有些种植土壤养分不够且不合理的植物配置,导致植物长势效果欠佳,因此,雨水花园植物应选择耐涝抗旱、净化能力强、观赏效果佳的多群落植物结构进行种植,常用于雨水花园的植物有,美人蕉、睡莲、紫娇花等。通过雨水花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构建出显著的雨水防控系统,更能够实现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例如:厦门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将雨水花园的设计结合厦门市的降雨量情况,在有些道路侧分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沉降式”的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不仅能够在降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对市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有效的调节与贮存,更能在降水量突增的4~10月份,解决因暴雨产生的城市内涝问题。

3.2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起到吸收、储存雨水的作用,而且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减小小区街道宽度,减小不是缩小,而是增加其绿化面,缩小水泥或柏油覆盖宽度,不仅能避免出现暴雨洪水现象,也能增加对雨水的吸收能力,对城市起到美化作用。另外,加强道路景观设计,有助于利用城市空间,快速排出雨水。

3.3湿地规划设计点

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是最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保护湿地的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作为自然湿地规划法令的一部分,替换原来的猪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有效发挥的角色调整,消除污染,不仅有效地提高原来的营养物质,水滋养当地水产养殖业,也大大提高鱼的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4生物滞留设施

不同雨水类型所应用到的净化技术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净化技术,则可划分为人工湿地净化、土壤渗滤净化以及生物滞留净化等。通常情况下,净化工作需要利用管道对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后或在渗滤池中进行,若地面表层的水分未能快速渗透,则可在生物滞留设施中通过水生植物实现首次净化,待雨水经过土壤渗滤,再将净化后的雨水排放至清水池及贮水池中,以此促进雨水的综合利用。另外,生物滞留带的建设要明显低于周边地面高度,以便于四周的雨水顺利流入绿地。并且,在此区域内所配置的覆盖植被,也应依照植物对气候及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选取,例如,柳叶马鞭草、菖蒲、鸢尾和美人蕉等。而由此形成的生物滞留带及具有下凹地势的绿地带,都能够在出现暴雨天气时进行雨水的临时贮存,并将贮存的雨水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浇灌、道路洒水以及厕所用水等,以此来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源。

3.5水系统景观设计

水系统景观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力度,尤其是城市相对低洼位置,应有效避免产生洪水,同时,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但在利用阶段,需要注重自然环境变化,不能随意改造,形成与自然系统现结合的水系统景观设计,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基于海绵城市,需要改变传统设计模式,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空间,结合城市地理环境以及降雨量展开设计,不仅能保证水系统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同时能够完善城市规划。

结语

近年来,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国家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更加的重视,这是可以改善城市建设理念的机会。本文重点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框架进行讲解,并结合有关海绵城市的发展,提炼出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要点,便于后续参考。

参考文献

[1]葛晓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6(12).

[2]董林江.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J].智能城市,2017(9).

[3]王欣.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

[4]郭俊波.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