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王兰芳

身份证号码:62292119881209xxxx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面临着课程改革,因为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了。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当前的教学方式,以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为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智慧旅游;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1智慧旅游

作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智慧旅游以各种信息技术为立足点和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的运用,有效地突破目前旅游资讯运作的各类不足,实现旅游资讯以及信息的双向互动,加强旅游各环节之间的有效整合,保障在不同的旅游阶段之中各类相关的信息资讯能够实现有效的利用,真正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为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不可否认,智慧旅游的出现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旅游消费的模式,还能够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开始积极革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战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契机,保障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树立现代化的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意识,真正地为推动智慧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2智慧旅游的影响

根据智慧旅游的相关主体,智慧旅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旅游者的影响。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散客、自由行、大众化的旅游趋势明显。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更多借助网络,其旅游需求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它的特征之一就是为旅游者提供高效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旅游者通过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物联网,可在出行前完成信息查询、旅游线路设计、票务酒店预订等准备工作。在旅程中也可随时随地掌握当地的交通路况信息,同时,在旅游景区游览过程中享受便捷的智慧导览、智慧导购等服务。最后,在旅行结束后可对旅游服务进行点评并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方便旅游企业通过旅游者的信息分享行为,进行旅游消费者信息搜集、开发旅游产品,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第二,对旅游企业的影响。旅游企业可利用旅游信息数据依据旅游者的兴趣偏好等,为其提供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可借助旅游电子商务开展线上营销。同时,利用旅游目的地的智慧旅游平台和各种智能服务设备和终端,为旅游者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游览品质。此外,一些酒店还可通过打造、运营智慧酒店,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并节约能源和减少物资消耗,节约运营成本。第三,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政府可通过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等监控和掌握当地的旅游信息和动态,依托相关旅游大数据,实时发布旅游信息、引导旅游者利用最新的旅游信息,合理规划和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另外,通过对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系统化管理和共享,有助于政府了解当地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行政效能。

3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职院校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需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意识,结合当前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基地只限制在旅行社、酒店、景区三个方向,因此,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特色,设置一个人才培养的方向。然后,针对设置的人才培养方向来选择学习的教材。最后,学校需要结合当前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开设一些辅助课程,加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3.2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全面的合作,例如选择知名的酒店或者旅行社来进行多层次的合作。学校可以选择在旺季作为实习期,这样旅游企业能够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另外,学校还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锻炼的机会,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行业经验。

3.3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之中的核心以及关键,实践能力对实现学生全方位成长意义重大。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学校以及老师需要结合专业的实质需求,建立相应的智慧旅游景区,通过仿真实训室的建立,让学生深入了解智慧旅游业发展的实质情况,从而在不断地学习以及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

3.4加强智慧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院校需要积极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保障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既能够掌握相应的教学要求,还能够结合智慧旅游业发展的实质情况,不断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及桎梏,积极地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创新现有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模式。另外,学校还需要积极聘请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老师,以此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

3.5构建“递进式交互成长性”人才培养模式

“递进式模型”是一个培养目标、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的过程。从职业认知—技能认知—服务强化—职业规划—职业磨合—职业定位等六个阶段。“交互成长”是指上述六个阶段六个学期通过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实训活动贯穿始终。第一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安排学生对景区、景点进行认知实习,了解和体验各岗位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第二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注重学生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一致性与引领性景区共同开设《模拟导游》、《导游实务》课程,按照高仿真实场景开展解说、接待服务;第三学年教学实习期内注重将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基础与行业岗位实践情况融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就业定位和岗位定位进行准确评估,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3.6优化课程方案,增加应用型课程

课程设置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服务于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应用型课程。同时,为适应旅游行业对宽口径知识的要求,可考虑一些特色课程。在不断改革和优化课程方案的同时,突出语言应用课程,将普通话和一门外语作为人才培养中的双语要求,以充分满足对旅游从业者高标准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除增加语言课程设置外,还应重视旅游应用语言的开发,制定语言课程教学大纲,鼓励学生确定一门外语为主攻方向,帮助学生积极寻找路径,投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

3.7改变专业课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理论课应提倡案例教学法、研讨法、综合分析法;技术技能课则要实行在课堂和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上课相结合的方式,提倡观摩示范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现场式教学、多媒体声像教学、技能竞赛式教学。提倡双语教学,与旅游行业的开放性接轨。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运用旅游基础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任务、项目和课堂活动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多个任务的项目中,课堂讲授、教材组织都围绕任务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以及科技化时代,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对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同时与智慧旅游相关的人才培养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以上内容就结合智慧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智慧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剑.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75.

[2]李玉波,许清涛,卢晓玲,姜乃源.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12):35-38.

[3]王彬.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经贸实践,2016(16):165.

[4]姜丽丽.敦煌市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5]费广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管理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