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市场营销马智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电力市场营销马智轲

马智轲

马智轲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博尔塔拉供电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334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电力营销工作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好坏成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必须使电力营销观念由生产导向转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新理念转变。本文重点对电力市场营销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市场;状况;问题;策略

1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电厂电网建设有了飞跃发展。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电力建设增长迅速,全国装机容量达2.7亿kW,是改革开放前的5倍。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电力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国有电力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迅速建立自己的市场[1]。

2电力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城网一般实行供电企业抄表到户、收费到户,而农村是以县电力企业为实体,抄表收费到农村变压器的总表,以上部分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电价,但由于农村用电管理薄弱,一些地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层层趸售、个人承包电费、偷窃电现象严重,这些损失分摊到用户身上,造成电价成倍增长,如照明用电为0.327元/kWh,省限价为0.35元/kwh,但个别地方却达到1元/kwh以上,增加了农民负担,挫伤了农民用电的积极性,损害了用户利益,也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2.1供电、配电工程贴费问题

(1)高昂的供电、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地方电力发展的拦路虎。目前,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电、配电工程贴费,一般人负担不起,农民一看要这么多投资,就打消了用电的念头。

(2)政策的局限性。我国《电力法》颁布后,与之配套的《用电管理法》至今没有出台,而《供电营业规则》第33条规定,用户连续6个月不用电,也不申请办理暂停用电手续者,供电企业给予消户,终止其用电,以后再用按新增办理第26条规定,用户迁移新址不在原供电点供电的,新址用电按新装用电办理,这样就出现了因用户调整场地,交不起工程贴费而不得不停止用电的现象。

2.2供电线路老化“卡脖”卡住了电力市场

我国农村通电时间较早,线径过细,变压器容量小且一般为高能耗变压器,随着近几年家用电器进入每个农民家庭以及个体工副业的发展,农村用电“卡脖子”现象日益突出,几十年来,由于乡村电力建设投入和改造很少,大部分村街在“小车不倒只管推”,“设备不坏只管用”,因此农民有电用不上,制约了电量的增长。

2.3价格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电厂没有实行竞价上网的原则,电价居高不下,加之层层用电加价,更加剧了客户负担。电力产品要具备成本优势,才能具备价格优势,虽然这其中与国家宏观调控,但也反映了电力价格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3电力企业要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电力企业必须摄弃传统望断企业的优越感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电”做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它要求产、供、销同时完成,即电厂、供电企业、用户,供电企业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树立现代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更新,也要走向市场,只有实现观念的更新,意识的转变,以及思想上的到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4.1产品策略

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1)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他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

(2)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干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做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

4.2价格策赂

价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

(1)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为了激发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采取灵活办法,如对于已办理增容的用户闲置配变可依产权界限在本区域内调节使用。供配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电力部门可采取分批收取,对于经济确有困难或社会效公益事业,贴费采取“减、缓、免”的政策,对于农网改造农村用户增容贴费免交,对于贫困地区电力部门帮助上新变压器,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

(2)规范电价提高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祥,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奇高的电价,使消失了多年的炼油灯、汽灯重新点了起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用电积极性,因此,规范用电秩序是当务之急。

(3)实行电价听证制度。按《价格法》规定对上网电价建立和实行听证制度,因电力行业属国家统管,其电价受国家政府因素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目录电价和各种附加费时,应广邀社会各界代表,特别是请用电企业参加公开审核电网经营企业上报生产经营成本以及公开做价的原则、方法及过程,以利于使电价决策形成多方制约的格局,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和全面性,减少盲目性、片面性,使电、力商品的价格更加合理,符合实际。

4.3分销和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电价。就目前电力销售体制是多种并存,有直管式,有趸售式和代管方式,供电企业管理用户变压器,以该处高压计量收费,致于每个用户拿多少,电力部门管理很少。电力销售实现四到户:即电力销售到户、管理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这些措施的采取是对中间环节的取消,最终有利于用户,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电力市场营销实现四个转变:即

(1)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2)从限制型用电向放开用电转变。

(3)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4)从埋怨客观原因向积极迎接市场转变。

5结束语

综上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经营观念也产生了较大转变,这些变化都促进电力企业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需要,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入手,转轨变型,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摆脱旧的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手段,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陈乃昊.关于电力营销策略的思考[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2).

[2]刘夏清,向卫东,沈文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3]骆志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J].科技资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