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工程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探讨

黄明坚1王首一2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CORS系统的的组成及工程原理和技术优势,并对CO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CORS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CORS技术;工程测量;精度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各企业对工程测量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应用简单、低花费、高准确率优点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CORS就诞生了。该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系统处理数据少且慢的问题,并且其可以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其可以充分地满足距离远、时效长、精度高等工程要求,这是测量领域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下面就对CORS系统的的组成及工程原理和技术优势,并对CO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CORS的测量精度。

二、CORS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CORS系统不仅包括位置确定的监测参考站,还包含控制系统、数据实时传递系统和客户要求反馈端等一些重要部件。①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掌握着CORS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数据,它通过使用互联网通信、无线电波等信息交流设备连接固定站点,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与客户端进行最后的交流与数据传输;②数据实时传递系统。CORS系统数据传递主要是通过监测站与控制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用户与控制系统的实时信息传递,均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③客户反馈端。CORS系统的客户终端主要有接收设备、操作设备和最终定位系统组成。一般来说,操作系统中含有定位和信息交流系统,根据操作系统与控制系统的交流可以得到来自定位系统的实时定位数据。在测量应用时,首先通过基站监测获得实时数据,并通过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应用控制系统。然后,控制系统通过处理这些实时数据,并结合用户的要求向其发送原始数据或根据要求更改过的数据群。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变化的实时监控,并且结果准确度高。

三、CORS系统的优点

(1)自动化和智能化。CORS系统服务体系下能够实现工作自动化,实现了自动记录功能、差分解算功能和坐标转换功能等。

(2)网络化。随着GPS差分解算技术的发展,并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GPS参考站之间实现了互联和统一控制。在单参考站工作模式下,各个参考站独立发送差分信息,互相不关联。而多参考站网络化的CORS系统中,单个参考站作为网络的节点,GPS数据通过网络链路传输、处理和存储,所有GPS参考站通过系统的数据中心形成一个高度网络化群体。

(3)快速定位。CORS系统在其服务范围内可以实时地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坐标成果,能够实现GPS快速定位测量。

(4)高可靠性。即使CORS系统参考站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参考站不能正常工作,也可以由剩下的可正常工作的参考站进行解算,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四、CORS系统的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某市地形图测量项目,该项目由市提供1:500规划地形图。如果使用常规的静态GPS观测与水准测量方法布设等级控制网,工作量会增多,工期也将相应延长。如果利用单准站RTK布设图根控制,会牵涉到基站位置的选择,基站与流动站间的距离,以及人力的分配问题。而利用网络RTK,以上问题会迎刃而解。利用CORS、RTK测量技术布设图根控制会较为方便。该测区利用该市CORS系统,使用一台中海达V8接收机,通过校核测区原有的控制点,检验测量精度。

(1)外业测量。在进行控制点测量时,只需一人,使用仪器脚架设置GPS天线,保证其相位中心在观测过程中的稳定。架设完毕再设置GPS接收机的参数,然后进行网络拨号,使GPS接收机与CORS系统网络连接。初始化完成后,便可以开始进行测量。连续观测50个历元,观测两次,当各观测值平面误差±3cm,高程±5cm时,说明GPS网络RTK测量的稳定性比较好,可以取两次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最后观测成果。

(2)精度分析。为保证CORS测量成果的精度,利用TOPCONGTS-330N全站仪检测了图根控制点的边长,高差,检测结果如下:

边长检测限差按图根一级边长相对中误差±1/5000,高差限差±0.4S,点位较差±5cm。由上表可见,用CORS测量方法直接测出的图根控制点坐标,都在误差限差之内,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五、总结

参考文献:

[1]张振勇,王刚.CORS系统建设经验谈[J].中国科技信息,2015(03):56-57

[2]杜云芳.城市CORS系统及在基础测绘中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5(04):33-34

[3]丁玉平,许友清.区域CORS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J].测绘通报,2015(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