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度”,也要有“温度”——提升医学科普人文关怀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有“高度”,也要有“温度”——提升医学科普人文关怀的策略探讨

程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06

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科普宣传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好的科普不仅需要有医学专业知识,还要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和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提升医学科普传播效果的几种方式,并从“医学概念的通俗化再释、医疗案例的故事化呈现、医疗背后的人性化表达”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宣传如何在保证医学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具人文关怀。

关键词:科普宣传;通俗化;故事化;人性化

医院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医院宣传则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道“窗口”。医院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传播医疗服务信息[1]。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医院宣传也肩负着向社会普及医疗知识,从而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的责任,而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通过“科普宣教”来实现的。科普,顾名思义,应当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普及性;科学性是保证宣教内容对公众有益的前提和基础,普及性则能够让知识真正被读者消化吸收。而在今天的复杂的医患关系环境下,通过科普宣传提升人民健康素养,也对传播正能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2]本文从笔者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优秀案例,总结出在保证医学科学“高度”的基础上,医学科普如何更有“温度”、更富人文关怀。

医学概念的通俗化再释

医学概念通常是科普宣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难点——由于医学学科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直接从教科书或者病历本上照搬下来的医学概念,会让没有接受过特别培训或学习的普通读者感到难以理解。考虑到受众“普遍缺乏充分的医学背景”这一特征,科普宣传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对医学概念的“通俗化再释”。

所谓“通俗化再释”,是指将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以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重新解释,在不曲解核心概念点及保证用语严谨性的前提下,弱化其医学术语表达的专业性,降低概念表述的书面化程度。笔者毕业于新闻专业,在从事医院宣传工作之前未接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接近于“读者视角”。因此,在撰写科普宣传稿件的时候,遇到医学术语时,也会产生因知识结构局限性而带来的困惑。如果将这些概念原封不动地传达给读者,必然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科普宣传人员将过于专业化和书面化的概念进行再次表达。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几步:首先需要宣传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和提炼常见的高频医学概念,然后自己对概念先理解吸收,再用较为浅显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修辞手法“改写”概念,或者根据科普宣传需要截取概念中最重要的部分。

此外,作为宣传工作人员,在对医护人员采访、资料查阅等素材收集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一些“高频词汇”——这些词汇多是患者中的常见病,也更具有科普宣传的价值。通过总结这些词汇,宣传人员可以提升对常见医学概念的熟识度,“扩容”自身对于医学专业词汇的理解范围,从而内化对医学专业概念的理解,以完成更好的表达。在撰写科普宣传及新闻稿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这些高频词汇,可以根据科普文章写作需要,用传播者个人化的语言直接进行概念的再释。经常总结和更新自身的医学概念词汇库,既可以使医疗宣传人员自身的医学素养得到提升,也对提高科普宣传稿件的易读程度和亲和力具有重要作用。

医疗案例的故事化呈现

在医院宣传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含有科普的内容常常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借由一定的医疗案例为载体,在向读者叙述案例的过程中同时出现的。在以案例为背景展开的科普宣传中,“看懂”的门槛相对降低,“好看”的重要性则相对提高——这需要科普宣传人员把“故事”讲好,即医疗案例的故事化呈现。故事化的呈现通过提高可读性,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发掘故事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因素,强调鲜活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在叙事过程中突出医学事件背后蕴含的人文力量[3]。

《百草枯:给你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你活着的机会》一文最早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全民故事计划”,阅读量达到10万+,并被多个新媒体平台广泛转载,是一篇传播力较强的优秀科普宣传作品。文章从西安一家三甲医院和浙江小城三乙医院两位医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讲述典型的喝了农药“百草枯”后逐渐走向死亡的病例,通过关键时间点,表现患者希望一步步破灭,最终不得不走向死亡的令人揪心的过程,突出“百草枯剧毒致死,万不可赌气吞服”、“要对生命怀有谨慎的敬畏之心”的主题,尤其是在破除一些人的误解“以为除草剂毒不死人,只要早点洗胃就没事了”这一点上,文章的表达是比较深入、到位的。

科普宣传的故事化呈现过程中,“故事”要素的把握非常关键。首先,一个完整的叙事要符合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等基本叙事要素;其次,故事的核心主题要明确,材料都需要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展开;其次,科普宣传的内容要自然融合进故事化的叙事之中;最后,还要注意尊重医学的科学性和基本逻辑。这需要前期收集充分的材料,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加工,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方式;在科普宣传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第一人称直接引语,场景描述等,尽可能保证叙述的客观性。对科普材料的处理,可以在尊重医学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运用通俗化、形象化的处理方式,综合发力,提升科普宣传对受众的吸引力,使受众可以在由一定情节推动的故事中吸收知识,提高他们的转发和二次传播意愿。

医疗背后的人性化表达

科普宣传是一个融“科普”与“宣传”为一体的过程,对专业术语和医疗案例从叙事手段上加工,是提高其传播力的实用性方法,而提升科普宣传作品对人性的关注,从而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弘扬人性的真善美,宣传医者仁心,促进医患和谐,让读者感受到医学内蕴的人文关怀,则是科普宣传工作者所应当追求的更高目标。

笔者曾采访过本院的一例羊水栓塞产妇及其家属,对羊水栓塞的出现原因和救治情况进行科普宣传。在采访过程中,面对这种高危情况,产妇的丈夫流露出的真情令人感动,笔者也将它放进了宣传稿件中:

“我在外面想到,我平时还跟她吵架这些的,她在那里受了这么多的苦,如果有什么事情,我真的……当时在想,以后再也不要让老婆生气,不要跟她吵架。想跟她说,老婆你辛苦了,老婆我爱你。”

微信后台的读者回复也对此做出了积极反馈,一方面表示对羊水栓塞的救治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危难时刻展现的夫妻感情表示动容。在日常的工作实践和对阅读转发量较大的科普宣传文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科普作品对人性表达的越深刻,受众就越可能产生共情,从而对文章产生自己的感性或理性认识,并且更加愿意将这种个人化体验通过转发和二次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从而提升科普宣传文章的传播效果。

首发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公众号“浙大儿院”的作品《厉害了!历时18小时,跨越1800公里,这辆120救护车从重庆专门来到杭州……原本进行临终关怀的宝宝得救了!》,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文章讲述了一个出生13天、患有致死率极高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毛毛,从重庆一路开车被送到杭州抢救,最终转危为安的感人故事。这一案例具有很高的宣传价值。文章从送孩子到杭州的医护人员18小时没有合眼、浙大儿院的医生护士提前做好各项抢救准备等细节入手,通过故事化讲述,激发读者人性中心疼孩子和怜惜生命的情感。在了解故事脉络、学习小儿肠病知识的同时,被抢救过程中的医者大爱所感动,从而

想要较好地实现人性化表达,需要科普宣传工作者具有恰当的共情能力,兼顾“理性”和“感性”的宣传策略,理解受众在阅读科普文章时的情感需要,将科学知识蕴于人性之美中,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

总结

随着科普宣传队伍的壮大和科普宣传水平的提高,目前的科普宣传已经很少有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更多地依托于一个或者几个具体案例。这对宣传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科普文章仅仅基于专业高度,只有医学术语,那么读者阅读起来就会味同嚼蜡,难以接受。如果能将科普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素养,就会有“一举多得”的效果。一篇好的科普宣传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要在保证医学严谨的前提上,融合新闻宣传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把握宣传的切入点,要用新闻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发掘线索,提炼主题,讲好故事[4]。医学概念的通俗化再释、医疗案例的故事化呈现、医疗背后的人性化表达这几种方式,从点到面,由浅入深,探讨和分析了提升科普宣传效果的策略,但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中,仍需要宣传人员,尤其是以新闻专业为背景的宣传人员,发挥自身优势,讲好医学故事,助力医患和谐。在语言上修炼文字表达能力和叙事结构能力,在情感上同时体验“医生”和“患者”两种角色,使宣传真正解决广大读者的疑惑,满足患者的科普需要,才能写出真正“有温度”的科普宣文章,让科普宣教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散发人性之美。

参考文献:

[1]郭穗真.新形势下医院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J].现代医院,2008,8(1):93-94.

[2]金鸥,胡津铭.新媒体环境下医院宣传企划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7,12:84-85.

[3]桂运东,王董斌.让新闻故事化———浅谈如何创新新闻表达方式[J].中国地市报人,2008,3:75-76.

[4]尹庄.浅析开展医院宣传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6,11:26-27,33.